贵州农信社:金融活水润产业 精准浇灌助脱贫
为帮助群众破解发展产业中的资金瓶颈,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户的优势,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结合贫困农户需求创新开展金融服务,以金融活水有力“贷”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今年,安顺市西秀区张家井村村民胡海玉种植的300亩辣椒,为她带来了50多万元纯收入。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胡海玉,三年前听说了西秀区正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想要参与辣椒产业发展的贫困户提供无息贷款。于是提交了申请,10万元资金迅速到位,加上自己的勤劳肯干。胡海玉家的产业迅速扩大,如今还带动起了全村60多户贫困户一起发展。
安顺市西秀区张家井村村民张水莲
“胡海玉种得好,我就跟着她种,今年种了60亩,能挣10多万元,满意满意。”安顺市西秀区张家井村村民张水莲开心地说道。
为了进一步强化带动力,当地农业部门还联合农商银行,推出了“政府安心、银行放心、农户顺心”的“三心”产业贷,可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规模和生产周期量身定制贷款金额与还款日期,不仅将当地重点发展的茄子、蔬菜等产业都加入了可贷款的产业类型中,还把最高贷款额度从10万提升到了50万元。此外,农业部门还对贷款给予全额贴息。想继续充实产业的胡海玉,也在今年再次申请了贷款。
安顺市西秀区张家井村村民胡海玉
安顺市西秀区张家井村村民胡海玉笑着告诉记者:“农商行支持了我50万元,一分钱利息都没有,让日子越过越好。我希望银行明年继续支持我,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同样在信贷支持下加速产业化进程的还有大西桥镇狗场屯村。五年前,当地试种了50亩山药,每亩就实现了一万多的利润。效果虽好,但要扩大种植规模,较大的田间设施成本一时也让村里犯了难。
安顺市大西桥镇狗场屯村村主任程杰
安顺市大西桥镇狗场屯村村主任程杰向记者介绍,种植山药的成本很高,每亩山药投入在7000元左右,所以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无法把山药种植起来。
通过“三心”产业贷,狗场屯村参与山药种植的农户共计成功贷款642万元,如今,蔬菜种植产业已经覆盖了全村所有农户,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1千多元提高到1万5千元。
此外,针对深度贫困县的产业发展,省农信社还推出了“深扶贷”,聚焦当地明确的特色优势产业,发放原则上500万元以下的脱贫贷款。既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也以最长5年的贷款期限,切实解决了贷款期限与农业产业发展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农企力度,推动产业布局和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的品种和担保范围。截止目前,全省农信社支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贷款余额达485.2亿元,带动42.8万贫困户稳定增收。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马林波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马林波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贵州农信系统先后推出了20余种不同类型、满足各类产业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并在利率上给予最大力度的优惠,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到今年9月末,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372多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850多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72%,助力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