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爱,这位7旬老兵永当“拓荒牛”
18岁,他奔赴军营,奉献青春
35岁,他建设特区,倾注激情
50岁,他创业筑梦,发挥智慧
60岁,他退而不休,播撒爱心
76岁,他依旧为社会贡献光和热
他是刘坤德
一位历经岁月沉淀的基建工程兵老战士
早在青年时期,刘坤德就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应征入伍,成为了基建工程兵的一员。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以出类拔萃的军事素质和对党、对人民的无比忠诚,从军营九千余名新兵中脱颖而出,荣幸地被选为部队18名护旗手之一。
护旗手的身份,让刘坤德深刻理解了忠诚的含义。他明白,不仅要守护好手中的旗帜,更要守护好心中的信仰。这种信仰,在他转业到深圳,参与特区建设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福利房装修比较简单,住户拿到房子后总是打掉简单装修、重新装修。既浪费了有限资金,又产生建筑垃圾影响环境。”经过深入调研,他大胆的提出了“毛坯房”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还极大地推动了家装和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退休后,刘坤德继续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牵头创办了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基建工程兵的精神。他深知,这种精神是历史的瑰宝,是时代的记忆,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组织活动,让基建工程兵的故事登上了央视等大舞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魅力。
除了弘扬基建工程兵精神外,刘坤德还将关爱洒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他筹款5000多万元,捐资设立了关爱拓荒牛基金和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为深圳10万退役军人服务,开展一系列退役军人关爱项目,让他们感受到战友大家庭的温暖。
如今,刘坤德已年过七旬,但他仍在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一日护旗手,永远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他始终发挥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