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木耳种植显成效 初冬丰收采摘忙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12-24 09:11

初冬时节,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的“冬木耳”迎来采收期,村民抢抓时机采摘木耳,供应省内外市场。

来到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的16亩木耳试种基地,记者看到,15万个菌棒上缀满鲜嫩、卷曲的黑木耳,长势喜人。黑木耳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持续时间长,从12月采摘至次年五月,可持续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村民们穿梭在菌棒间,熟练地采摘、装框、晾晒,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黑木耳产业基地种植技术员刘丽平告诉记者,“我们的黑木耳是从12月7、8号开始初采,一般鲜木耳的采摘规格是3到4公分。如果是熟练工,一个工人一天采摘鲜木耳在500到600斤。”

依托高要村依山傍水的有利条件,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今年10月份引进黑木耳种植,不仅提高了闲置土地利用率,还能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是一条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由于高要村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大,适宜发展高品质黑木耳种植,今年试种的15万棒木耳长势良好,吸引了省内外的收购商前来抢购。

刘丽平介绍道,“我们这个黑木耳晒干后,一般都是浙江、东北的客户到这里来采购。来了之后看量,有多少要多少,他们来了之后都是一大车一大车地拉走,只要我们这个货出来晒干了,电话打给他,他马上过来拉。”

近年来,丹寨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持续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今年,丹寨县发展食用菌1500亩(万棒),产量预计3200吨,产值超2880万元。

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第一书记陈桂华说,“高要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总结前些年发展经验,不断探索产业发展路子,今年规划发展了16亩黑木耳产业,黑木耳营养丰富、质地柔软、味道鲜美,具有‘素食之王’美称,同时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一项富民兴村的好项目,目前高要黑木耳长势喜人,预计全年产量鲜木耳30万斤、干木耳2万斤以上,产值在75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展亲子采摘活动,欢迎广大丹寨居民及周边居民到产业基地观光,并带上家人来亲自参与采摘体验。”

丹寨融媒 记者:潘嘉懿 莫昌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