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在西部陆海连接线上 着力构筑开放新高地

贵州新闻联播 | 2020-11-20 06:35

自201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贵州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当前,贵州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机遇,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引领,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合作,积极搭建开放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贵州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参与度和价值链地位。

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是贵阳市高新区的一家外资企业,生产的飞机发动机叶片主要运往法国和墨西哥。今年由于疫情,公司的订单受到较大的影响。

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总经理 让·皮埃尔·德里

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总经理让·皮埃尔·德里说:“政府的工作人员经常到我们这儿来了解情况,帮我们解决困难,加快我们的审批流程。”

随着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我省持续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目前已与超过190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关系,世界500强企业有230多家落户贵州。为了让引企业安心落地,贵州推动实施《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2.2天,商品检验、货物通关、税费缴纳等159项业务等均可在网上办理。

与此同时,茅台集团、磷化集团、贵州轮胎等140多家企业主动走出去。轮胎、茶叶、刺梨等更多“贵州造”好产品正发往全球。

为了推动贵州省对外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近年来,包括贵安新区,贵阳高新区在内的“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正逐步完善,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遵义现代物流新城等一批批开放通道、平台和口岸也加紧建设。

9月28日,首列贵州中欧直发测试班列正式启运。班列装载了来自湄潭、余庆、金沙等地的价值一亿元的茶叶,从遵义出发,直达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相较以往船运的物流模式,这次班列的开行,将极大地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也降低了20%左右。

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闳

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闳说:“海上运输到达至少是40天,北上中欧班列我们现在有三条线,20天就可以完成。”

湄潭县县长李勰

湄潭县县长李勰表示:“虽然我们在国内有三百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直销店,但是在国外,我们的市场还不是很稳定,通过中欧班列直接到欧洲进入国际大市场,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在国际市场上一定会占有一定的份额。”

作为贵州陆海新通道和“黔新欧”班列的重要始发场站,改貌物流中心始建于2011年,2019年发货量达到670万吨,是刚开通时的8倍。

贵阳南车站改貌物流中心站长王海平

贵阳南车站改貌物流中心站长王海平说:“大批量运输、长距离运输,这是铁路运输的优势。改貌设计能力一年的到发量是2450万吨,去年到发才700万吨不到,整个改貌还没达到饱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

不仅要夯实基础,打造枢纽,还要搭建平台、广交朋友。数博会、酒博会等活动,成为了贵州的重要开放平台。

9月9号,在中国战胜疫情、全面恢复经济的前提下,贵州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以酒为媒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秘书长邹继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秘书长邹继欧表示:“我们感觉到贵州变化非常的大,尤其是这几年的对外开放,很多的世界的葡萄酒企业,包括酒类组织都发来了贺信,我们感觉到贵州积极地向世界开放的那种心态,会迎来更加的美好的一个未来。”

今年1月到10月,贵州进出口额达到433亿元,出口额超356亿元,增长39.8%,增速全国第一。成绩,得益于贵州抢抓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培育竞争新优势,助力更多的好产品、好品牌在全球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贵州将继续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加强与泛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协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大程度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让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