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森林成为“绿色银行”:贵阳贵安,高效发展林下经济
贵州的好生态,离不开丰富的林业资源。在贵阳,仅环城林带就有263万亩,这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还可以变成“绿色的银行”。一起来关注贵阳贵安的“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什么是林下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旅游等经济活动。
在12月30号贵阳市林业局召开的《贵阳贵安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贵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55%、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2倍左右,推进农业现代化,林业具有巨大潜力。低碳、绿色的林下经济和特色林业产业,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百姓增收。
贵阳市林业局副局长敖俊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印发了《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全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总规模达230万亩,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培育林下经济及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0家,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点)25个。
二是成立工作机构。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委相关部门、市政府有关单位、有关国有公司和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直管区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由市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是培育经营主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优强企业。在林下种植方面引进了中城投第十一集团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征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美味鲜竹荪产业有限公司在贵阳贵安发展林下种植红托竹荪;在森林康旅方面引进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铁建城森林康养基地;同时注重对本地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和培育,比如在林下种植方面,扶持清镇市贵州余达农业有限公司、乌当区贵州骆越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林下养殖方面,扶持乌当区同创生态养殖基地、息烽县中蜂养殖场,在森林康旅方面,扶持修文县桃源河景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开阳县水东乡舍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进行提升改造。
四是打造示范基地。贵阳贵安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林下食用菌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林蜂养殖基地建设。目前,累计建成利用林地资源达2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30个。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引领,贵阳贵安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22.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1%;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达94.99亿元。
贵阳市林业局副局长 敖俊:在环城林带,我们重点主要开展野生菌森林野菜的保育和森林康旅/在环城林带森林外的空间重点发展林下种植,重点发展以红托竹荪、冬荪等为主的林下食用菌,以天麻、黄金等为主的中药材。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市民都可以在我们的森林能看到我们林下经济发展的成果。
当然,发展林下经济要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前提。贵阳市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欧辉告诉记者,《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对保护和发展进行了统筹。
贵阳市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 欧辉:我们强调了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在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发展林下种养。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毁坏林木、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此外,完善了资源管理政策,允许利用二级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适当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设林下经济基地。适度利用自然保护地核心区以外的天然林发展生态旅游。科学调整抚育间伐强度,优先安排采伐指标,依法简化采伐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