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启用“天眼”执法!观山湖区两部门联动查获违规揽客大巴

贵州交通广播 | 2025-05-05 09:01

“无人机锁定目标,二铺老米粉路段有可疑车辆!”5月4日下午2时,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龙路与金清大道交叉口,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执法行动正在展开。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观山湖区大队联合交警部门,在五一返程期间启动“数字执法”新模式,通过“空中交警”无人机高空巡查与地面联动实施精准打击。

随着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在高空缓缓扫过,实时画面即时传输至地面指挥屏。“注意!有一辆大巴车在二铺老米粉路边停靠,有乘客正从后门快速上车。”无人机操作员话音刚落,对讲机里传来现场执法人员的回应:“收到,一组准备拦截,二组跟进录像取证!”

14时40分,这辆贵F牌照的班线车进入监控范围。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变焦镜头发现异常:本该直达苏州的客车在中途停靠,两名乘客正拎着行李从路边小跑上车。“请立即熄火接受检查!” 执法人员迅速向前包抄控制车辆。面对询问,驾驶员谢某辩称“都买了票的,就停路边休息一下”,但核查该车线路牌为毕节威宁至苏州,全程直达,无指定停靠站点。

经询问,46名乘客中有4名是在威宁客运站购票乘车。“我们两个没有买票,电话联系的,车费通过微信转账。”乘客王女士向执法人员出示了手机通话和微信聊天记录。原来她此前乘坐过同线路车辆,此次通过前车司机介绍,在毕节直接上车。“说好直达苏州的,谁知道还要绕那么多地方去接人。”像王女士这样的站外乘客共有42人,最远来自大方县。

面对铁证,驾驶员谢某承认存在不按批准站点停靠站外揽客的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涉事车辆企业将面临2000元的行政处罚。执法过程中,无人机全程回传的高清画面成为证据的重要一环,从车辆定位到乘客上车细节清晰可辨。

“五一返程期间日均车流量较多,传统执法难以覆盖全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启用的智能无人机系统搭载自动巡航和识别技术,可自动捕捉异常停车、频繁变道等违规特征,较人工巡查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现场执法人员补充道:“空地联动让违法车辆无处遁形,就像给执法装上了‘天眼’。”

随着返程高峰即将到来,贵阳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提醒广大旅客:请通过正规客运站购票,切勿乘坐“黑车”和违规揽客车辆,您的一次规范乘车选择,既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抵制。同时,也呼吁广大驾驶员朋友自觉遵守交通运输法规,切勿违规运营,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