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创新示范 | 阳光谷旅游度假区:“旅游+”丰富业态,老厂区焕发新活力

众望新闻 | 2023-11-26 20:37

“这里是我去过同类型旅游景点中业态最完整、最老少皆宜的景区!”来自福建的游客林先生表示。金秋十月,伴随着微凉的秋风,位于黔西南州的阳光谷旅游度假区人流如织,金黄的树叶和红彤的枫叶构筑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贵州阳光谷旅游度假区 图源:黔西南日报

从过去的酒厂工业园到如今的兴义市“后花园”,阳光谷旅游度假区用十多年的时间,把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北部这个传统工业区变成了群山环抱、景色优美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原贵州醇景区)由贵州醇酒厂投资建设,于2001年对外开放,2012年由于贵州醇酒厂改制,贵州醇景区由国有企业贵州兴义阳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现度假区占地面积2407亩,种植花卉植物约300余种,拥有樱花园、梅花园、民族文化美食园、奇香楼、通灵阁、爱情长廊、红枫林大道等独立景点,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4A级景区。

近年来,结合资源禀赋和资源优势,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加快以加快产业培育为着力点,不断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情、闲、奇”十二元素,不断促进文旅融合、康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智旅融合、酒旅融合,加速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阳光谷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把资源、项目、平台、活动的有机融合。不断推动文旅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在塑造文旅新品牌、新形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把旅游行业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文旅融合方面,度假区深挖区域内文化价值,加强“咕咕”IP,蘑菇文创等品牌的开发。在康旅融合方面,度假区积极推动写好“水”“气”“疗”三篇文章,积极推动搭建“医疗+康养+旅游”跨界融合城市新名片。在体旅融合方面,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打造专业赛事“打牌子”,引入趣味赛事“挣票子”。此外,还通过打造“智慧旅游平台”项目,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旅行服务。

不仅如此,2023年度假区对现有营销模式进行了重构,一方面以线下阳光谷为品牌创建主题核心,以周周有话题、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主题为目标,针对不同节假日,主题日造“节”,以“节”来聚焦品牌核心,策划开展“谷香阳光·梅好霓裳”“精彩春节·虎力全开”“花灯如昼·芳春可赏”等系列活动。同时,紧抓传统节假日、旅游黄金期,依托外省游客赴贵州旅游相关优惠政策,积极谋划暑假托育班、夏令营及景区各业态促销等暑期营销活动,实现创收增收。另一方面,度假区在新媒体营销上持续发力,加大高质量软文、爆款小视频的创作和输出,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吸引粉丝,增加景区曝光度。

今年秋天,阳光谷旅游度假区枫叶陆续“换装”,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色,度假区积极利用抖音、小红书、微信等新媒体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加强宣传,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游客数量暴增,“朋友圈里很多人都问我这是哪里,我说是贵州兴义,许多朋友都表示想过来游玩。”林先生告诉记者。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升级和完善“旅游+”,不仅能够唤起游客对阳光谷旅游度假区的认同感,增强游客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意识,而且能够提升阳光谷旅游度假区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既提升了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品质,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将把自身作为“孵化器”,不断延伸和壮大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和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卫星型的全域旅游景区,以旅游产业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