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渔都”千帆竞发,场面震撼!

中国新闻网 | 2025-08-16 16:24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

8月16日在阳江海陵岛举行。

随着开渔令发布,

阳江3400多艘渔船

与广东省各地渔船一起,

结束了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

开启了新一轮耕海征程。

8月16日,广东阳江,随着一声开渔令下,停泊在闸坡渔港内的千余艘渔船争“鲜”出海。 陈骥旻 摄

阳江是海洋渔业大市,海洋资源禀赋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水产品供给基地,拥有闸坡、东平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海洋捕捞产量多年来居全省前列,素有“中国南海渔都”“广东鱼仓”美称。

近年来,阳江逐步构建起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融合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目前,阳江深水网箱规模及数量居全省第二,水产品年产量达122.91万吨,预制菜产能突破8万吨,并建成全国最大海水鱼苗基地,海水鱼苗产量全省第一。

开渔前夕闸坡渔港一片忙碌

开渔前夕,

阳江市闸坡渔港一片忙碌景象。

渔民忙着给渔船加水、加冰,

船员在搬运生活用品,

为即将到来的远航做最后准备。

8月15日,南海开渔前夕,广东阳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内,船员手提行李乘船前往渔船。 陈骥旻 摄

8月15日,南海开渔前夕,广东阳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内,冰船船员搬运冰块。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8月15日,南海开渔前夕,广东阳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内,船员搬运冰箱乘船前往渔船。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据悉,

阳江市在册海洋捕捞渔船3400多艘,

普遍应用了海图、探鱼、全球卫星导航

三合一先进助渔导航设备,

进一步提升海洋捕捞能力。

“我们已经准备好菜、冰和水,鱼获多的话就回来快一点,鱼获少的话可能需要三到五天,希望这次出海能够鱼虾满舱。”渔民何先生说。

今年出征渔船历届最多

据了解,

今年开渔季出征渔船

是历届最多的一次,

为游客提供了极具冲击力的观光体验。

尊古法古礼举办的祭海活动,

通过庄严的仪式

传递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

“渔家婚嫁活动”通过鲜艳服饰、

特色礼仪和喜庆氛围,

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疍家人的生活气息;

沙滩音乐会、世界模特大赛、

大角湾烟花秀等配套活动,

为开渔季活动注入了时尚活力。

8月15日,南海开渔前夕,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举办渔家大宴,近万名游客在广东阳江海陵岛上同享渔家大盘菜,观赏渔家婚嫁文化展示。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今年的开渔季活动,

还有备受市民游客期待的渔家大宴,

近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相聚一起,

感受地道渔家文化,

共享独特的“漠阳味道”。

渔家大宴是海陵岛疍家人的传统习俗,

渔民出海前举办渔家宴,

家人、亲朋好友大吃一顿,

寓意鱼虾满舱、满载而归。

渔家大宴食材均来自阳江,

菜品种类繁多,以海鲜为主,

融合了当地渔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风味,

呈现出渔家的独特魅力。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

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作为广东省保留的重大开渔活动,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是展示广东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养护措施,渔业资源养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省共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传统人工鱼礁)示范区13个,覆盖海域面积1097.2平方公里,投放礁体1.7万余个。

此外,广东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海上风电、现代化海洋牧场、海工装备、滨海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广东加强种业攻关,在全国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巴浪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池塘驯养,累计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43个、居全国第一。

吃货们做好准备!

一大波生猛海鲜要来啦~

海陵宣传部 供图

记者:孙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