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正当时—多省明确试点现房销售
“稳预期、防范风险、促进转型”是住建部明确的2023年房地产工作重点。
并在促进转型方面进一步指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现房销售是指购房者认购了“即买即交付”的商品房,区别于到售楼处认购期房的行为。由于现房销售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因此,相较于期房而言无疑更受消费者青睐,在2022年的现房销售规模及占比上已有所体现。
正合贵州公司总经理 赵柯:从目前的发展周期来看,防范风险是推动现房销售,加强预售监管的出发点,该试点的政策其实是从保交楼、稳民生,保护购房者权益出发,同时释放了政府推动房地产这个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探索的信号。
现房销售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也能对房企楼盘质量和交付行为等进行约束,有利于“保交楼、稳民生”。特别是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现房销售制度有助于规范其资金运用、项目运营、企业经营等方面,防止产生资金断裂和风险蔓延。
总的来说,在当前楼市供需两侧支持鼓励政策频出的基础上进一步试点现房销售制度,将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正在观望的购房者加快入市,以促进需求回暖。
近几年,关于现房销售的模式探索,有各种试点和创新,但也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2021年上半年之前,各地主要是在供地规则中明确了现房销售的模式。其出发点是基于“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工作目标,通过设定现房销售模式,有效促进房企理性拿地、促进地价平稳、助力高品质住宅供应。
二是2021年下半年后,主要是从防范烂尾楼风险、防范房企金融风险蔓延等角度出发。
总的来说,当前各地对于现房销售的改革节奏正在提速,此举也有助于建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短期来看,预计会有更多城市甚至不排除省会城市也将加入现房销售的试点,但全国大范围推广的可能性相对不高,更多的城市仍将继续采取预售制。
而除了现房销售试点规模扩大外,为确保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以及从楼市预期稳定出发,预计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将保持相对严格,各地在“因城施策”的基础上,或灵活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和预售条件。预售门槛也可能结合未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修复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正合贵州公司总经理 赵柯:近年来购房者对于项目质量的保障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日益凸显,贵阳市场也逐步重视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园林景观等项目打造,而且同时提出了所见即所得,更多集中在现房的品质的打造,包括产品的改善,还有园林景观等,将成为这个行业正向经营这个一个方向,将成为产品设计的新课题。
现房销售模式的创新,不光对地方政府等有较大的启发和影响,其对于房企和购房者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房企来说,要深入思考这项制度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尤其是要从项目开发、资金管控、项目销售、产品展示、房屋交付、物业管理等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也要理解现房销售模式将显著改变购房模式、住房消费模式。要充分理解支持此次改革的宏大目标,同时在新一轮住房消费提振工作中,关注改革趋势,积极调整优化购房策略。
....................end....................
图片文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