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赶路人”——新一届驻村第一书记龙建明

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 | 2021-04-25 11:06

龙建明:中共党员,副教授,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后勤处副处长

图片

在接到即将到乡下担任第一驻村书记的电话时,我正和经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的同志在赶往黎平会议会址参观的路上。此时此刻我满脑子浮现的是爷爷小时给我摆古的场景。

摆古(讲故事),是困难年代我们家乡茶余饭后的固定节目。一家老小围坐在火塘旁,守着红彤彤的火堆,在桐油灯的星星灯光下,老爷爷就会给我们摆古,最开心的就是我们那帮小娃娃了,然他讲得最多的就是1934年的事,他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1934年12月的一个晚上,听说寨子过兵了,祖祖带着一家老小躲到了山上。因为担心地窖里仅有的两斗谷种,那可是我们佃农开春的命,祖祖带着12岁的爷爷又偷偷回到家里查看。家里秋毫无犯,大门都没人打开,在路边他们碰到一群绑着绑腿、带着斗篷,衣服单薄却精神抖擞的年轻人打着火把沿着山路往山那边去。爷爷害怕,躲到了祖祖身后。“莫怕,小伢子,我们只是赶路人,我们从江西来,我们也是穷人”——一个中年的高个子弯下腰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对爷爷说。爷爷说那夜火把特别亮,照亮了半边天,映红了悠悠的清水江,照亮了巍巍的老山界。后来爷爷听说这个高个湖南人带着队伍去了黎平城,去了遵义,爬过雪山,过了草地,去了延安,最后解放了全中国的穷苦人。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跟着共产党搞土改分田地,当了一辈子的大队支书,他的七个儿女,都成了共产党员,他常教育他们的就是“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他们才真心是为我们穷苦人”。父亲接过爷爷的接力棒,成了一名基层的国家干部,带领乡亲们改革开放,解决了温饱,日子逐渐地好了起来。今天,我即将成为一名新的驻村第一书记,即将奔赴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我站在黎平会议会址前,看着当年那帮赶路人留下的一件件物品:大刀、马灯、油纸伞、背包、红缨枪……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仿佛回到了1934年,回到了爷爷的年代,我也成了一名赶路人,跟上了他们的队伍,汇入民族振兴的洪流向前走!

龙建明:
2018.8—至今任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后勤处副处长、经济管理系党总支纪检委员兼教工支部组织委员;
2018、2019年受贵州省科技厅、省农委委派参与“万名专家下基层”活动到纳雍县厍东关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任科技特派员;
获2003、2004、2005、2006、2007、2014年度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获2015—2018年度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获2017、2018、2019、2020年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年度优秀党员;
获2018、2019两年纳雍县厍东关乡扶贫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获2020年省农业农村厅征文比赛一等奖;
获2021年贵州省直机关“两优一先”优秀党员。

(来源:贵州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