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献礼:中国10大重要的地理坐标

中国国家地理 | 2020-05-10 12:57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中国之美

美在悠久的文明

美在母亲般包容的胸怀

更美在辽阔的大地、壮丽的景观

地理君对祖国之美的记述

不仅体现在精美的摄影照片

也用理性、独立的视角

剖析景观背后的科学意义

今日,地理君献礼母亲节

9期《中国国家地理》

提炼出中国10大重要的地理坐标

你对祖国了解多少?

不妨一起看看以下内容

1

中国版图

最东、最北两大地理坐标

《中国国家地理》东北专辑

对中国地图稍有了解就会知道

我国的最东、最北两个坐标点

都位于黑龙江省

而说到黑龙江

免不了加上“东三省”的前缀

导致网络上有句戏言广为流传:

东北三省听起来就像一个省

黑龙江

中国最北,也是最东的大江

她源出中国和蒙古

蜿蜒画出中俄的边境线

大河游走如龙

穿越两岸如涛如海的森林

穿越因她丰美的良田、因她润泽的湿地

穿越三国的乡村和城镇

也穿越千年难言的隐痛与沧桑

摄影/线云强

从物产、资源的角度看

富饶的东北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这里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大粮仓

全国商品粮的1/3都从这个粮仓输出

这里蕴藏丰富的石油、煤炭、木材

对国家建设“倾囊相助”

产出量一度超越全国的“半壁江山”

这里盛产的山珍海味

又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从温饱抬升到了文化

摄影/陆晓路

2

中国版图

最西地理坐标

《中国国家地理》新疆专辑

我们对新疆似乎并不陌生:

天山、阿勒泰、喀纳斯、

罗布泊、火焰山这些景观自不必说

远在祖国最西、最西北的地理位置

和那里热情、能歌善舞的人

甚至是烤馕、葡萄干、冰糖心苹果

也是我们对新疆的初级印象

但你可知

新疆远不止于此

它创造了多项中国之“最”

它是我国

面积最大的省区

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最热的地方

最干旱的地方

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地方

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对外开放山峰数目最多的省区

……

摄影/田捷砚

这里有我国

陆地最低处

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最大的内陆盆地

最大的冰川

最大的高山草原

最大的地震断裂带

最大的沙漠

海拔最高的大沙漠

最长的内陆河

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面积最大的县

中国矿种最多的矿坑

最早的石窟寺

……

摄影/郝沛

3

中国版图

最南地理坐标

《中国国家地理》海南专辑(上、下)

海南是中国最南部的省份

海南专辑(上)

我们探寻和展现了海南的海洋

它浩瀚、幽深,充满了希望和奇景

自1984年以来

南海所的科学家们自发地

对南沙群岛进行了完整、翔实的

综合性科学考察

我们选取1984—1994年期间

主要考察的岛礁

制作了下面这张考察路线图

他们考察的范围涵盖了南沙群岛最主要的岛礁

这张地图简单勾勒了他们往返的路线

事实上,每一个航次都长达数月

其间过程难以用地图描摹

海南专辑(下)

我们将目光拉回本岛

在这个充满故事的中国第二大岛上

有火山集群,有盐田广布

有雨林茂密

也有干旱风沙

这里历史深厚

古有贬官、移民、清官

今有育种、橡胶、闯海传奇

摄影/蒙传雄

4

中国版图

宝岛台湾

《中国国家地理》台湾专辑

台湾

处在我国东部紧紧环绕大陆的岛弧链上

它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

就像中国的“大阳台”

通过台湾

中国人能一览无余地

欣赏太平洋浩瀚无垠的海浪

更不用说台湾附近

属于中国的钓鱼岛、赤尾屿等

对于中国的意义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

呈一狭长的纺锤形

耸立于东海和南海之间的大陆架边缘上

从最北端的富贵角到最南端的鹅銮鼻

南北长394公里

东西最宽处却只有144公里

其周围还有澎湖列岛、钓鱼岛、

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

100多个大小岛屿

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摄影/李渤生

台湾的城市中

西门町是台北早期最繁华的地方

事实上,它的魅力迄今也未削弱

年轻人最爱此地的热闹

看电影、逛街、听大大小小的歌星演唱会

这儿还是顶顶有名的“男服一条街”

摄影/林添福

5

地球第三极

青藏高原

《中国国家地理》青海专辑(上、下)

《中国国家地理》西藏专辑

青藏高原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境内

包括了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

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的一部分

因其主体部分位于青海和西藏而得名

又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

地球第三极

尽管北有新疆,南有西藏

也掩不住迷人的青海

昆仑山、唐古拉山、

阿尔金山、祁连山

这里山是骨骼,河是血液

是中国三条大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

摄影/田捷砚

几乎每个人都将西藏列为

此生必去的目的地之一

而很多早已去过的人

从此以后就一直走在“回”西藏的路上

西藏为何如此迷人?

我们不厌其烦地

多次在文章中提及西藏

相信看过文章的你一定知晓个中缘由

壮美、辽阔、高远

或许都不足以形容西藏的美

对西藏地理的探索

也不应局限于照片所呈现的风景

希望我们所讲过的科普内容

更加促使你去了解西藏、

了解青藏高原

摄影/田捷砚

6

百年地理大发现

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

黑河-腾冲人口疏密线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农牧交错带

《中国国家地理》发现中国

100年前

当张相文等学者商议成立

中国第一个研究地学的学术机构时

他们有意无意地

开启了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大门

尽管经历了半个世纪战争烟火的洗礼

中国地理学者们

始终没有停止对自然界

和人文社会的观察和研究

摄影/吕玲珑

1719年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

最早发现、命名

与1975年的精确测量

1908年

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

1925年

翁文灏揭示中国山脉的分布、成因

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935年

胡焕庸在《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

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胡焕庸线

1965年

钱宁发现黄河游荡性河道变迁指标

1972年

竺可桢首次揭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1977年

确认托木尔峰为天山最高峰

2008年

李炳元等发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沙漠

……

热爱地理的人都是要走出去的

用双脚来丈量大地

亲自观察和记录自然界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并进行独立的思考

形成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