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医生 | 重庆女生舞蹈课受伤致残:训练强度把控不当,敲响健康警钟
近日,一起“重庆19岁女生在舞蹈培训课程中受伤致残”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女生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时,因动作幅度过大、训练强度把控不当,导致腿部严重受伤,最终被鉴定为十级伤残。这一事件不仅令人痛惜,也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训练或锻炼过程中必须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训练或运动带来的伤害。
▲受伤女孩所发布的“现场视频”截图
据了解,该女生在参加舞蹈培训时,被要求进行高难度的劈叉动作。在练习过程中,舞蹈老师用手对其大腿进行施压,以助其完成动作。然而,由于动作难度过高,女生身体无法承受,最终导致腿部骨折。事发后,女生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但伤势严重,留下了难以挽回的后果。对此,动静记者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淼。
▲受伤女孩的司法鉴定书(部分)
刘淼表示,运动锻炼本是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但过度锻炼或锻炼方法不当,往往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我们要先了解该项运动锻炼的基本原理。运动是为了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健康,但过度的运动或错误的锻炼方法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至关重要。切勿盲目追求高强度、高难度的动作,以免超出身体承受范围。”刘淼说。
刘淼强调,在训练或者锻炼过程中,强度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效果;而强度过高,则容易引发运动损伤。我们可以通过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来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中。同时,根据自身的体力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身体无法适应。
刘淼说:“在进行舞蹈、瑜伽等需要柔韧性和平衡性的运动时,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准确,避免因错误的动作或姿势造成身体损伤。还要注意身体的信号。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与辅助训练的教练沟通身体状况,一旦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寻求专业意见”。
刘淼还提醒大家,运动前的热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体恢复。我们还需要关注锻炼后的身体恢复和营养补充。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修复受损组织,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合理的饮食搭配也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支持运动锻炼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