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音乐日历丨把青春奉献在脱贫攻坚一线
音乐流过此间,故事起承转合。音乐日历,用音乐记录娓娓动听的人间故事!

1.6音乐日历丨把青春奉献在脱贫攻坚一线
00:00 /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康中菊,现任黎平县德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她性格直爽、雷厉风行,个子不高,但做的都是“高大”的事。“德顺不是贫困乡,理当率先奔小康!”这是康中菊初到德顺乡就坚定的信念。她情系群众、致力扶贫、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用智慧和胆识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一路小跑着前进,把青春和激情奉献在德顺的脱贫攻坚第一线。
(康中菊实地考察)
搞农业产业转型,促进农业产业增收,是康中菊到德顺干的第一件事,德顺水芗蓝田生态农业示范园就是她带头兴办的第一个产业转型示范园。康中菊带着村干部积极做群众和合作社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带领合作社成员外出考察产业、搞市场调研、选定产业。
(康中菊(右)将分红资金发到残疾人手中)
在她的勇往直前、无畏艰难精神的感召下,德顺村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建起了48亩的生态葡萄园。她像培养孩子一样培育着这个葡萄园,从技术人员的选聘、葡萄架的建设、葡萄苗的移植、田间的管理……事无巨细,她都要一一仔细过问,她说:“只有自己掌握了技术,才会将产业越做越强。”
(康中菊实地考察)
盘活南竹资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她到德顺干的第二件事。她积极争取资金鼓励群众参与南竹产业路修建和低产林改造,2016年以来完成南竹林产业路修建40余公里,盘活楠竹林4000余亩。她招商引资扶持平阳楠竹制品加工厂落户建厂,可带动100余户群众在家做手工加工,同时,通过外出考察招商引资等契机,努力致力于把全乡的南竹林盘活起来,助力全乡脱贫攻坚农户增收。产业转型动起来了,产业也做起来了,但是康中菊对产业发展的执着及热情丝毫不减,为村集体和百姓增收的步伐没有停下。
(贵州省黎平县德顺乡)
康中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心里想的、手上做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她平平淡淡,习惯与群众在一起,一身迷彩服、一双登山鞋、一双雨鞋是她的标配,产业基地是她最常到的战场,“田坝乡长”是老百姓给她最亲切的昵称。她把无穷的精力投身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乡村田园,她的青春燃烧着,砥砺奋进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配音:刘畅 李周
音频剪辑:李周
文字编辑:李周
故事参考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