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这些知识点你了解吗?

中国旅游报 | 2021-02-03 10:11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
主题是“湿地与水 ”
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它了


湿地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系统
虽然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
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
其中湿地占了0.3%
湿地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
提供了生存环境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保护湿地,我们义不容辞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湿地是什么?
湿地有什么作用?
我国著名的湿地公园有哪些?
……
以上这些问题
小编来为您解答!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是什么?

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湿地保护 有法可依

我国湿地总面积(不包括港澳台)5342.0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5.56%,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分布。全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保存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有湿地植物4220种、湿地植被483个群系。脊椎动物2312种,其中湿地鸟类231种,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每公顷湿地每年可从水体中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为降解污染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储存的泥炭对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保护法草案于2021年1月20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草案对湿地管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检查与监督、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使湿地保护走向法制化之路。


我国著名的湿地公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