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贵州又一座世界级大桥成功合龙!

2019-09-26 10:08

今天上午10点,随着最后一个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平塘特大桥顺利合龙!

平塘特大桥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由中交二公局和贵州桥梁集团共同承建,总投资约15亿元,是平塘至罗甸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135米,为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采用钻石形空间塔设计,从斜侧面来看,就像三颗巨型“钻石”矗立在峡谷之间。其中位于中间的16号桥塔净高达到了332米,相当于110层楼那么高,是世界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这座世界级大桥的合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峡谷桥梁建设上又取得重大突破。

平塘特大桥不仅高度令人震撼,其如同钻石般的镂空造型更是给施工建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大桥桥塔从下到上总共经历了6次外形大的变化,塔身被分成59段,且每段都不重样。建造时每隔6米,都要现场做模版,一段一段往上建,这对测量和定位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复杂程度在世界桥梁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桥塔的每一段塔身都需要48个数据定位,整个桥塔一共要近3000个不同的数据定位,为了确保每个数据准确,测量人员需要爬到比桥还高的山顶一段段测量,最终将建设精度控制在了三毫米以内。

“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常常让桥梁建设者们感叹,在喀斯特高原上架桥寸步千里,却也逼出了创新意识。

大桥主梁是由140多个节段的钢梁拼接而成,在喀斯特山区,要实现空中钢梁整体吊装拼接,给建设者出了一道难题。

哪怕山路十八弯,也要想方设法“走”出一条新路!经过建设单位与科研院校、机械制造企业一年多的攻关,研发出了具备运梁、回转、架设功能的新型悬臂吊机,通过“钢主梁整节段吊装工艺”,实现了桥面整节段90度旋转架设。

这套国内首创的吊装设备,不仅优化了山区斜拉桥钢梁吊装工艺,也成为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中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可以节约二分之一的人工、三分之一的工期,还能将每个螺栓的精度都控制在2个毫米内。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平塘特大桥的诞生,又一次在贵州大地上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被业界认为是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

据了解,平塘特大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随着这一关键节点的打通,平塘到罗甸的通行时间将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成为横向连接贵州南部的交通要道,大桥两岸乡亲们通行的时间将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到3分钟,有利地助推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山区的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

平塘特大桥是贵州“桥梁建设奇迹”的一个缩影。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目前,贵州已建起2.3万座共3176公里的公路桥梁,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7座在贵州,贵州桥梁覆盖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结构型式,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上的全部桥型。一座座桥梁,成为连接高速公路的一颗颗“钻石”,打破了大山延续几百年的贫困,让黔中大地重新换了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