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掌墨师带您“悦读”鼓楼里的那些美好寓意

文旅综艺节目部 | 2024-06-14 15:30

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有句民谣

“花桥师傅在三江,鼓楼师傅在纪堂”

这句民谣道出了

黔东南州黎平县纪堂村鼓楼掌墨师的名声

在纪堂村,陆文礼是掌墨师的杰出代表之一

而徒弟陆德怀也是一名出色的掌墨师

几十年间,陆德怀参与修建了

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建筑

在纪堂村侗族建筑文化展示中心

陆德怀为我们讲解了侗寨鼓楼的相关知识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

采用榫卯结构修筑而成,结构严密坚固

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

鼓楼对侗族人而言

是集多重象征意义于一体的建筑

鼓楼的斗拱如同帽子

房檐的翘脚如同尚方宝剑

四根主要支撑的主柱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十二根衬柱象征着十二个月份

中间的柱子代表一年

鼓楼下方呈四方形与八角形

有“四面八方迎贵人”的寓意

侗族的鼓楼如同一棵神圣的“文化柱”

与侗族人的历史、信仰、习俗、节庆

等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不用一钉一铆建造的木质建筑

在纪堂村的崇山峻岭间星罗棋布

搭建起了侗族群众的心之归处

文稿:万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