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话剧《北京人》:“静止”中涌动着生命的思辨
中国新闻网 | 2022-10-24 17:14
三个半小时的剧,大面积倾斜式的舞台,无数次的停顿或定格……北京人艺的话剧《北京人》以极致的形式感,将观众带入上世纪30年代曾家大宅摇摇欲坠的命运中。李六乙导演用这样一出“静止的戏剧”,让演员深入人物灵魂,也让观众沉浸在对生命的思辨之中。
没有《雷雨》极致的戏剧性,也没有《原野》强烈的动机,《北京人》在静水深流中,舞台上的一次次 “定格”让人物的心理空间被无限放大,种种看似挑战传统的美学追求和这部经典剧作的深刻内核恰到好处地贴合无缝,让人不得不感慨于李六乙的“前卫”。三个半小时,不仅不让人觉得漫长,甚至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剧尾,愫方和瑞贞两位女性的出走让观众看到了一线光明。曹禺在谈到其创作动机时说:“当时我有一 种愿望,人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就是希望给这出戏留下点想象空间 。
(本文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