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9个“00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遵义发布 | 2020-07-30 12:05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时下正是放暑假的日子
在桐梓县黄莲乡上螺蟹村
妙音小学的教室里
传来孩子们快乐的歌声

走近一看,两间教室里坐满了孩子,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德耀桐梓“娄山红”志愿者小姐姐正在“一对一”耐心地给孩子们讲作业。

据了解,这些志愿者十五六岁,都是上螺蟹村的学生,有的是在读初高中生,有的是刚刚毕业的初高中生。她们自愿组成“莲心”志愿服务队,给村里低年级学生辅导暑假作业。

9个女孩成立“莲心”志愿服务队 

上螺蟹村是遵义桐梓县黄莲乡一个苗族同胞聚居的村落,全村444户1983人,其中134户734人是苗族同胞。过去这里因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高中生很少,苗族初高中生更是屈指可数。今年,全村有8名女孩考上县城高中,其中有6名是苗族同胞。

这些学生平时深受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她们尝到了读书带来的甜头,想把知识传递给弟弟妹妹们,用爱心回报爱心。

“‘莲’指‘黄莲’,‘心’指‘爱心’,‘莲心’谐音为‘连心’,寓意在这片曾经苦涩的土地上,大家团结一起心连心,把‘苦’变‘甜’。”该村春潮组的杨德敏是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今年高三毕业的她决定在暑假里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想到把知识传递给小点的孩子们。

“我这么做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开阔眼界、走出大山,以后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看着专心写作业的孩子们,杨德敏欣慰地说

在前期多方努力宣传下,辅导班7月24日正式开班,目前“莲心志愿服务队”有9人,她们每天吃了早饭就走路到学校,近地走几分钟,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

辅导班有46个苗族孩子

目前辅导班共有学生46人,均为苗族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2岁,每天早上约9点出发走路到学校,中午1点半“放学”回家。学生们带上自己的暑假作业,不懂的题就举手,志愿者会上前耐心地答疑解惑。

8岁的马明娇是一名一年级学生,她是随姐姐们来的,她的姐姐今年刚考上高中,是辅导班的“小老师”。

“在学校里可以认识很多姐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跟朋友一起玩。”

几天的学校辅导生活下来
马明娇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辅导班开班以来,11岁读四年级的马快剑一直在这里参加辅导。“不懂的我就问姐姐们,她们讲得很好,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高中、大学。”马快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通过志愿者们的辅导
孩子们一天天在变化
家长们备感欣慰

上螺蟹村村民马敏树的两个孩子就在这里参加辅导,一个8岁读一年级,一个10岁读三年级。夫妻二人文化低,孩子的作业根本无法辅导,以前假期作业、家庭作业全靠孩子自己。“自从参加辅导班后,假期作业都认认真真做了,现在回家爱看书、爱学习。”谈着孩子的变化,马敏树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只是一个开头,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杨德敏说。

每天“放学”后,志愿者们都会做好分工,将同路的孩子安全送到家。弯弯曲曲的山村公路上,孩子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这是一场护送,也是一场引领,在这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希望的太阳正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