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带你看清种族隔离时期的美国社会 | 书评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0-07-20 08:39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同时,为黑人争取权利的民权运动也非常活跃。今天,“爱书者说”要带大家解读的《相助》(《The Help》),背景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

本书作者凯瑟琳·斯多克特,在杰克逊市长大。家里的黑人女佣陪伴了她的童年,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规矩,也曾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读者曾评论说,读完这本书,上个世纪60年代的密西西比社会浮现眼前。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本《相助》,来看看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状况。

《相助》讲的是,在当时种族隔离严重的杰克逊市,白人小姐斯琪特联合艾比琳、米妮等数位黑人女佣,共同完成一部访谈性质的书,讲出黑人女佣和白人家庭之间的故事,为黑人争取权利做尝试和努力。

解读这本书,我们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我们首先要看的,是《相助》所反映出来的,密西西比州当时的种族隔离状况。

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曾将20世纪6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描述成“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

在那里,黑人聚集区和白人社区远远隔开;黑人要想去白人的商店,必须穿着佣人的制服;黑人医院不给白人小孩做手术,白人医院也不治疗黑人患者;黑人和白人不能在同一个泳池游泳;有色人种图书馆和白人图书馆的书籍不能相互流通;有色人种的理发师不能给白人女性理发。

当局名义上主张“隔离但平等”,实质上打着平等的旗号施行种族歧视。更多的时候,有色人种都处在弱势地位。

影片《相助》 海报

在《相助》中,作者写到了几个更确切的例子:

艾比琳的表姐开车去了趟投票站,车就被烧了;黑人男孩罗伯特用了白人厕所后,被白人拿着铁棍追打,最终被殴打至失明;

黑人女佣尤尔·梅为给孩子凑够上大学的学费,偷了希莉太太的一枚红宝石戒指(其实并非红宝石的,不值钱),希莉太太将她送上法庭,弄进监狱。此类事情一般只判六个月,但希莉太太联合法官,判了尤尔·梅长达四年的刑期;

在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里地位很高的黑人迈德加·埃夫斯在自家门口被奉行白人至上、歧视有色族裔的3K党枪杀,警方知道枪手是谁,却拒绝透露枪手的名字。

影片《相助》 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一本讲述黑人女佣与白人家庭之间故事的书,十分不易。那么,斯琪特、艾比琳等人面临着哪些困难,参与这项工作又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呢?我们要看的第二点,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她们面临的主要的困难有两个,一是安全感的缺乏,二是访谈对象的稀缺。

安全感的缺乏是指:在严格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密西西比州,无论作为白人的斯琪特,还是作为黑人的艾比琳、米妮,在私下接触,进行访谈和写作时,都心惊胆战,生怕被当局和其他人发现。

访谈对象的稀缺表现得更明显:斯琪特起先只有艾比琳一个访谈对象,中途在艾比琳的帮助下,米妮加入进来。之后一段时间,艾比琳等人询问了31名黑人女佣,但由于惧怕,没一个人站出来与他们一起做这件事。

她们能克服上述困难,完成书的写作,主要靠两点:第一,是她们内心的力量;第二,是一个转折。黑人女佣尤尔·梅被白人太太希莉送进监狱后,一些女佣愿意站出来,成为访谈对象,这解决了采访对象稀缺的问题。

影片《相助》 剧照

参与这项工作,给她们带来的改变其实也很明显:

斯琪特反感种族隔离和歧视的现状,不愿在报上刊登希莉太太为黑人帮佣建立专用卫生间的提案,并且最终戏耍了希莉太太,被白人太太圈疏远和排挤;与她恋爱的斯图尔特,本来已拿出戒指跟斯琪特求婚,当得知斯琪特的所作所为后,收起戒指,失落地离开。

书出版后,黑人们在教堂中为斯琪特庆祝,并向她释放出最大的善意。

艾比琳知道答应斯琪特小姐等于引火烧身,但她决定不再沉默,勇敢说出心里的话:原生家庭使她从没梦想过做女佣之外的其他工作;孩子特里罗尔之死给她带来沉重的心理创伤;她反感为黑人建立专用卫生间,喜欢自己所照料小孩......

书出版后,艾比琳失去了女佣工作,幸好她被斯琪特推荐,去写报纸的家政专栏。

米妮起先排斥访谈这件事,并就此向斯琪特小姐发过脾气。后来为了防止书出版后,女佣们所服务的白人太太对号入座,米妮把自己曾对希莉太太搞过的恶作剧说出来,让斯琪特写进书里,那次恶作剧让希莉太太绝不敢承认书里写的就是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

米妮用巧妙的办法,保护了女佣们。然而,米妮的丈夫勒罗伊因事件牵连,丢了工作。勒罗伊又一次暴打米妮,米妮决定不再忍受,抓住机会离开,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相助》 剧照

艾比琳、斯琪特、米妮

虽然黑人女佣们遇到了许许多多在当时难以避免的事,但是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黑人女佣和白人家庭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双方的相处,常常也透露着温情与友爱。

艾比琳总是告诉自己所照料的白人小孩:你是善良的,是聪明的,也是重要的。

斯琪特为白人太太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黑人女佣,却认定黑人比白人低下,甚至都容不下黑人与她们共用卫生间感到难过。

米妮虽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常跟白人太太顶嘴,但她的厨艺在整个密西西比州都数一数二,且她与新雇主西莉亚一家相处愉快。

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并没有因为种族隔离而消失殆尽,只不过就像作家豪厄尔·雷恩斯在《格雷迪的礼物》中所说的:

因为那样的社会构筑于虚伪之上,便令种种情感都变得可疑,使人无从得知,人与人之间怀抱的究竟是真挚情谊,还是一时怜悯,抑或只是现实权宜。

从这本《相助》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几十年前美国密西西比社会的真实现状。2011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在北美上映。如今,影片《相助》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8分。

从《解放黑奴宣言》,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再到弗洛依德的“我无法呼吸”,美国所走过的种族隔离之路,所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毫无疑问地告诉我们,种族间的对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当善意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爱、信任、相助成为纽带,这世界才能更和谐、更文明。

*本文作者萧萧,为“人文社书评圈”圈友作品精选。已获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