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
195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原邮电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8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
这套邮票的画面中心为圆形镜面造型,周边四朵祥云围绕,镜面下方为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八面圆镜从钢铁、煤炭、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农业、水利电力、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等八个维度,将新中国的新面貌展现在方寸之间。
《钢铁工业》
第一枚邮票《钢铁工业》,展现了一座钢铁冶炼厂外景。画面中,一座座高炉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烟囱高耸入云,火红的色彩让人不禁联想到火热的锅炉旁钢花飞溅、铁水奔流的震撼景象。
《煤炭工业》
第二枚邮票《煤炭工业》,描绘了一座煤炭工业基地紧张、繁忙的生产景象。煤炭又被称为黑色的金子,邮票冷灰色系的主画面中,井架高耸,煤从井下源源不断地运出来,再通过火车运送到祖国各地,列车的轰鸣声仿佛就在耳畔。
《机械制造》
第三枚邮票《机械制造》,展现了一台机械加工车间里的龙门刨床,呈龙门框架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母机”。195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诞生,实现了中国制造的一次重要突破。
《交通运输》
第四枚邮票《交通运输》,展现了武汉长江大桥上繁忙的运输情景。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下层为双线铁轨。桥上列车呼啸而过,桥下汽车疾驰,空中飞机翱翔,水面货轮满载通行,新中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展现出立体化发展的雏形。
《农业生产》
第五枚邮票《农业生产》,画面中,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摇曳,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麦浪里驰骋穿梭,新中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水利电力》
第六枚邮票《水利电力》,画面中,新安江水电站拦河大坝正在施工。新安江水电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云集新安江,凭着“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决心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中国水电建设的英雄赞歌。
《纺织工业》
第七枚邮票《纺织工业》,画面中,正在进行运转的细纱机旁,纺织女工正专注地工作。新中国的劳动妇女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她们生产的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昂热情。
《化学工业》
第八枚邮票《化学工业》,画面中林立的反应塔设备,展现了化肥厂的鲜明特征,厂内来往的汽车和奔走的职工身影,既能让人感受到生产的紧张和繁忙,也让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
1959年10月,周恩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伟大的十年》中指出:与1949年相比,到1959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将增长4.3倍,其中工业总产值将增长10.7倍,农业将增长1.5倍。这些成绩是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首日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首日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是新中国第一套影雕套印邮票。圆形镜面外装饰的祥云图案、天安门及文字部分用雕刻版印刷,其他部分为影写版印刷。雕刻版印刷,色彩浓重,线条厚重;影写版印刷色彩鲜艳、变化丰富。两者结合,让邮票画面达到了理想的艺术效果,同时保证了整体的庄重感,全面展现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