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积极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罗甸县委改革办 | 2024-01-15 15:32

2022年来,罗甸县以开展国家级水系联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为契机,创新水美乡村建设模式,广泛联合职能部门、广泛发动群众,采取水系连通、生态修复、防洪排涝、景观提升等多项水利治理措施,推动水美乡村建设同乡村治理、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试点累计完成投资6360万元。

一是推进水系治理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成立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引进江苏建筑园林设计院、黔南师院等科研院校参与项目创意规划,提升项目专业高度和民族文化深度,建立农业、林业、民宗、文旅、住建、交通等部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对建设方案进行总体优化,实现高位推动、高效实施。围绕县域坝王河干流及4条支流,以大小井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开展清淤、岸坡整治、堰坝拆除、防污控污等治理措施,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生态环境。实施清淤疏浚23.15公里、岸坡整治33.34公里,防洪达标率100%,彻底保障了沿河2.75万亩农田和3.3万人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实施河岸沿线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以山水湖滨城市为特色,强调生态渗透廊道分割城市组团,开展大小井景区至沫阳镇、县城连线的河岸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形成“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山、水、城”交融的生态绿地总体格局。对破坏较为严重的滨岸带以及消落带实施岸坡整治,保留恢复河道蜿蜒性、深潭浅滩、跌水结构等自然形态和地貌,恢复河流水体的自然连通,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新建16公里滨河步道,连通县城至大小井核心旅游区,今年国庆期间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50万元,全年预计带动大小井景区竹筏、民宿、溶洞探险研学等业态收入1000万元以上,引流游客50万人次。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发挥项目区位优势、气候优势和农产品优势,推动特色农业打造、农耕文化建设与水系治理深度融合,引导群众生产农特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开办农家乐、兴办民宿等,使之具有可观赏、可参与、可体验的乡村、乡土文化价值,助力实现受益增收。将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流域水体、岸线、建筑、道路建设,全力打造旅游“打卡地”,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发动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群众参与增收。辐射带动沫阳小城镇与县城中心城区、产业园实现产城融合,有效带动工业、商贸、地产等产业发展,预计新增城镇人口1.2万人以上,贡献税收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