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CACA指南宣讲会暨“贵州省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继教学习班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举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订阅号 | 2024-09-24 11:11

9月20日至22日,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杨英捷教授牵头申办的“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CACA指南宣讲会暨“贵州省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继教学习班,在医院放疗楼多功能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围绕妇科肿瘤为主题,邀请省内妇科肿瘤专家就妇科肿瘤2024CACA指南进行宣讲,同时就妇科肿瘤的规范诊治、最新进展及抗肿瘤治疗副反应等开展专题讲座,以突出妇科恶性肿瘤的学术前沿、新领域、新进展。会议设有青年医师病例分享、科普宣传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周遵伦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鲁亮副主任医师、曹辉副主任医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霄副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邹茵主任医师;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林晓倩副主任医师;贵黔国际总医院黄山主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粟清阳主任、胡琳玲副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龚红怡副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李凤虎主任、李杰慧副主任医师,妇瘤外科柏家英副主任医师、姚世惠副主任医师、周波副主任医师、李姣副主任医师及省内妇科肿瘤同仁参加会议。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杨英捷

杨英捷教授致开幕词,他对参会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希望参会代表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对妇科肿瘤的诊治更加“规范化”“个体化”,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召开。

学术讲座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林晓静主治医师就卵巢癌CACA指南手术部分,对指南中卵巢癌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分期手术中淋巴切除的指征、术后管理等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柏家英副主任分别作了“卵巢癌CACA指南药物部分”及“2024年CACA妇科肿瘤宫颈癌CACA指南精读----如何进行手术质量控制”专题讲座,详细解读了最新CACA指南中卵巢癌和宫颈癌分别在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规范理念。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李凤虎主任针对宫颈癌CACA指南,就指南中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原则,以及康复、预防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强调了妇科检查及TNM分期的重要性,指出临床分期应注意由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允许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用于分期。

贵州省人民医院曹辉副主任医师对子宫内膜癌CACA指南作了详细解读。强调指南中指出子宫内膜癌应遵循多学科、整合诊治的理念。注重一级预防的“三减、三加”,二级预防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筛结合,引领精准治疗。术后淋巴水肿以预防为主,重视患者教育,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强调治疗后随访应关注遗传咨询。通过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该疾病诊断、治疗及随访注意事项。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霄副主任医师就外阴癌CACA指南,从外阴癌病因、筛查、症状、体征、诊断、治疗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多学科整合、个体化治疗。治疗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微创化,注重患者生活质量。

杨英捷教授讲解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从一般状态评估、器官功能状态评估、心理评估、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遗传风险和生育力保护、肿瘤中医病机辩识与评估6个方面讲述了肿瘤治疗整体评估。强调治疗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为妇科肿瘤治疗保驾护航。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曹英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典型宫颈癌病例,让大家从临床工作中汲取经验,结合理论基础,关注宫颈癌三阶梯筛查,对每一位病人进行严密的随访,为病人提供更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周波副主任医师就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新分期及术后补充放疗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是通过对内膜癌组织分子特征的分析,在完全不依赖病理形态学诊断的情况下,根据癌组织的关键分子特征,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临床和预后特征完全不同的四种类型:PLOE超突变、错配修复系统缺陷(dMMR)、p53野生型(p53wt)、p53突变型(p53mut)四种类型。分子分型是目前国际上对内膜癌诊断的最新突破性进展,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经被广泛接受,并被列入各种重要的国际指南。最新国际指南及中国专家共识对分子分型都予以充分肯定,但分子分型检测和判读标准不统一,目前都是回顾性研究,缺乏前瞻性研究高级别证据,也缺少中国人研究数据。分子分型对评估患者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POLE突变型和微卫星不稳定型患者具有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是免疫治疗的目标人群,分子分型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组织学特征来进行综合评估及分析,给出最适合的治疗策略和方案。此外,分子分型的临床实际应用方案,尚需进一步临床实践验证,积极探索最适合临床推广应用的流程及方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罗仁敏副主任医师讲解了"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专家共识"。交界性卵巢肿瘤占上皮源性卵巢肿瘤15-20%.BOTS其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其中1/3患者涉及生育功能的保护。对于手术范围及保留生育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对比2014年及2020年WHO第四版、第五版,更新了相关的病理术语值得临床医生关注。重视交界性肿瘤浸润性种植、交界性肿瘤伴微浸润性癌、微乳头亚型浆液性癌、淋巴结受累伴浸润性种植管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李丹青主治医师介绍了目前关于BZW1基因的研究现状,并分享了其研究的BZW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预测价值。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姚世惠副主任结合CACA指南对卵巢癌在 CSCA 2023_2024 年最新更新内容做详细讲解,特别强调医源性卵巢切除前,要与患者强调卵巢切除后可能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并建议术后用相应的药物改善症状。通过全球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讲述 PARPi抑制剂在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及化疗药物的选择。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徐娇娇主治医师就影像学评分suidan评分在卵巢癌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解。卵巢癌术前评估尤为重要,合理的评估是保障病人能否从手术中获益的前提。目前对卵巢癌术前的评估包括影像评估、身体体能评估、腹腔镜评估等多方面。通过讲解加深了临床医师对suidan评分的了解。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李胤主治医师通过病历分析的形式,围绕晚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及相关诊疗规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黄雪婷主治医师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管理作为切入点,讲述了irAEs的定义,重点讲述了毒性分级,皮肤毒性及内分泌疾病副作用的分类及处理原则,包括重启免疫治疗原则。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杜典飞主治医师讲解了"CINV的全程管理及口服止吐药的应用"。以恶性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作为切入点,讲述了CINV的发生机制、等级、临床分型、危险因素、治疗现状,重点讲述各大止吐指南防治原则及全程管理要点、难点。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王楠主治医师以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作为切入点,讲诉了妇科肿瘤常用化疗药主要副作用评价及处理原则。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曾令瑜护士长讲述了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放化疗作为基础治疗手段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CIN)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影响肿瘤正常治疗,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感染致使患者死亡。她表示,科室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制定了规范化管理制度与流程,通过规范化执行CIN/FN评估预防、分层管理,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肿瘤患者的最佳管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刘可医师通过分享一例 GTN 治疗后低水平 hCG 升高的典型病例,详细阐述了该病的诊疗思路和鉴别方法,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知识,还解决了许多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王可医师讲述了中医维持治疗是恶性肿瘤特定治疗阶段的重要一环。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维持治疗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平衡状态”及“固本清源”等支撑理论,集肿瘤治疗、共病治疗、症状治疗三位一体的多维度诊疗体系。其中无论有无可评价病灶,均可进行肿瘤的维持治疗,临床常见的共病如癌性疼痛、肿瘤相关性失眠、癌因性疲乏、肿瘤相关性抑郁、化疗后骨髓抑制,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恶性呕吐、腹痛腹泻、肢体麻木等症状,亦可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 维持治疗,以期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具体实施从辨证使用汤剂、中成药及非药物疗法等方面展开。其核心理论是“道法自然”,思维模式是“以人为本”,将证候(症状)控制与生存质量上升到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等重要的位置,让更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维持治疗中身心双受益。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李杰慧副主任医师以子宫内膜癌的放疗策略为切入点,从手术病理分期、分子分型、预后风险等详细讲述了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对比2009版、2018版及2023版分期的更新点,指出新分期更全面、更细致,对预后更有指导意义。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刘灿副主任医师对子宫颈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组织取材的部位、正确的方法、合适的时机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病理科粟阳清主任从宫颈CKC、LEEP、锥切术后的标本取材及病理报告书写格式,讲述了宫颈癌病理报告规范与质控要点。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胡琳玲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宫腔镜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围绕宫腔镜的诊断价值、治疗与操作技巧及手术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张婧妮主治医师分享了recist标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详细说明在化疗药物治疗中如何通过测量记录实体肿瘤的大小来评估疗效的方法。

主持人风采

青年医师参与讲课主持是本次大会的重要环节和新亮点。各位青年医师的展示内容包括学习班授课、病例汇报及主持几个方面,部分参讲人员及主持更是得到了大会主席的肯定和赞扬。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大家受益匪浅。

为期3天的“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CACA指南宣讲会暨“贵州省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继教学习班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本次学习交流,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省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为全省的妇女健康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