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1.96亿元判决事件持续发酵 网络舆情背后的深思
近日,一场关于“郎”字的纷争,让两家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11月8日,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以下简称郎酒公司)对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以下简称夜郎古酒业)提起的商标侵权诉讼,在一审中有了明确的判决。
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夜郎古酒业的行为构成了对郎酒集团“郎”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并判决夜郎古酒业需赔偿郎酒集团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96亿元。
图片来源|千杯少老胡(胡诗坤)
随着一审判决的出炉,这场二“郎”相争不仅未能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夜郎古酒方面对此判决结果深表震惊与遗憾,并将依法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这一行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思。在之后几天的网络舆情跟踪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网友开始同情并站队夜郎古,这一舆论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与社会情感?
判决争议:司法公正与地域保护的疑问
一切争议的起点,源自一份1.96亿元的判决书。
这一充满争议性判决结果一出,立即在中国白酒行业与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图片来源|知产库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多位法学界的权威人士也开始纷纷发视频表达观点,表示判决中疑似存在三大不公之处:一是“郎”与“夜郎古”品牌之间并不存在混淆的可能,两者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且国家商标局早已裁定两者可以和平共处二十余年;二是审案程序存在瑕疵,适用的法律法规似乎并不完全吻合,让人不禁怀疑地方法院是否存在指鹿为马、揽案管辖之嫌;三是判决中要求的天价赔偿,缺乏足够严谨的逻辑与数据支撑,显得颇为突兀。
随着法律专业人士提出质疑,公众对于司法公正的呼吁更加强烈,网络舆情也由一开始的惊讶、看热闹,逐渐向理解夜郎古一方开始偏转,并有网民提出疑问,在这场看似简单的商标之争背后,是否隐藏着利益纠葛与地域保护主义的阴影?
郎酒动机:或源于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打压
郎酒作为白酒行业头部企业之一,为何会在这场商标之争中表现得如此激进?这背后,或许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作为白酒行业的佼佼者,郎酒一直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与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著称。然而,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郎酒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与郎酒这样的200亿级头部酒企相比,夜郎古这家来自仁怀市,规模仅5亿至10亿的地方民营酒企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2022年夜郎古逐渐起势之后,郎酒或许感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潜在威胁。
图片来源|李书文-杯酒杂谈
有博主认为,郎酒此次借题发挥,或是为了提前布局、抢占先机,以遏制夜郎古的崛起势头。
然而,这种有以大欺小之嫌的做法,不仅未能赢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与批评。有网友认为,郎酒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应该展现出更大的胸怀与气度,像茅台那样与酒业同行携手共进、竞合发展。
网友热议:郎酒免费给夜郎古打广告
本次事件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自从夜郎古发文声明不服一审判决后,大家的吃瓜情绪又被带动了起来。
有网友戏称,其实郎酒是大善之举,环境这么难,硬是帮夜郎古打广告打开市场,值了。
评论来源于《郎酒起诉夜郎古,索要1.96亿赔偿就因为夜郎古商标里有个郎字??》
对于大众而言,夜郎古酒的名气显然与郎酒不在一个量级,诉讼反而给夜郎古酒带来了预期之外的流量,相当一部分网友都在评论提到是因为这场官司才了解到夜郎古。
11 月 14 日,“夜郎古官方旗舰店”在抖音进行了两场直播,吸引不少因诉讼得知其品牌的观众围观。下午首场直播开播后,在酒类榜一度排到 66 位,部分直播产品被一扫而空,出现了产品缺款、库存不足的情况。
评论来源于夜郎古直播间
“本来好多人不知道夜郎古酒,一纸诉状把夜郎古酒名声打出来了。”
“因为一个多亿关注了”有观众在直播间评论道。
也有不少观众询问:官司输了,夜郎古酒会不会改名?但主播没有正面回应与诉讼有关的问题,仅反复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引战、也不要去拉踩谁,我们做好自己就行。
商标之争:沟通协商好过两败俱伤
回顾这场郎酒与夜郎古的商标之争,不难发现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逻辑与社会情感。从法律层面看,这场纷争考验着司法公正与地方保护的界限;从市场层面看,它反映了白酒行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而从社会层面看,它则触动了公众对于公平正义与和谐共处的深切期待。
“茅台国台钓鱼台,台台精彩。”这句话曾被用来形容贵州白酒行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行业不应该是一场零和博弈,而应该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大家庭。无论是郎酒还是夜郎古,都是中国白酒行业的瑰宝与骄傲。“酒业动静”也期待郎酒与夜郎古能够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携手共进、共创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国白酒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石新荣、陈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