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展览如何深入人心?听听她们怎么说
近日,2023年贵州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培训在遵义市举办。本次培训由贵州省文物局主办,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会议纪念馆协办,来自贵州省文物局、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各县市区文物部门和相关馆藏单位35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以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为主题,是2023年贵州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调查保护利用工作的组成部分。培训分为理论授课和现场教学两个部分,旨在着力推进革命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丰富展陈手段,探索文旅融合,生动形象地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政军民开展政治宣传、加强思想动员的创新形式和重要手段,是中国革命史的独特文化现象。贵州红色标语资源丰富,今年3月以来,在全省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调查发现贵州现存红色文物标语244处1200条,包括新发现的48处114条。
开班仪式上,贵州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吴启才致辞,希望学员们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站位,把握要点,学以致用,加强对文物展陈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革命文物赋能,加强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存,促进文旅融合,助力红色文化“破圈”上多下功夫,多学习、多实践、多积累,探索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方法。
在理论授课现场,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刘恒作《红色展览的选题与策划》主题分享。她以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以红色展览的特点和意义、内容选题以及内容策划和实践为重点,配合经典红色展览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刘恒认为,红色类展览既要恰逢其时,紧追热点,又要力求新颖,填补空白,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是红色展览中重要的物质资料,既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也能突出展览特色,在展览中可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示。
随后,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宋云从展陈空间利用出发,进行了主题为《赓续与传承——博物馆语境下的革命类陈列展览与空间实践分析》的分享。她从博物馆展览的本质、类型、特质等方面出发,结合经典案例讲述了红色展览在布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以及空间的合理运用。宋云表示,红色展览应融入东方视角,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方面出发,把形、相、意、美融入到场、面、线、组中,最大程度传递展览想要表达的内容与信息,吸引更多人来看展,促进文旅融合。
培训班上,授课老师与参训学员围绕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陈列展示、人才培养等深入研讨交流,分享了革命文物开发和旅游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对串联红色、绿色、古色景区景点,形成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红色精品线路,革命文物文旅融合方面的探索进行了交流。
理论授课结束后,学员们赴遵义会议纪念馆和虾子胡氏民宅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学员们在刘恒的讲解下,了解了红色展览在规划和布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尤其是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陈列事项和方式方法。在虾子胡氏民宅,宋云带领大家考察了民宅中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保存情况,并以从红色标语文物保存和红色旅游景点的标准出发,提出相关展示利用方法和措施。
贵州省文物局将以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各级文物部门开展的业务研讨培训,推进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实践,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