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筑牢学生长久职业竞争力?贵州电商职院“AI+新商科”五维破局
“AI电商人才缺口达1500万人,新业态、新技术正倒逼电商人才培养升级。”8月8日,在贵阳召开的贵州省电商职业教育座谈会暨贵州电商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研讨会上,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罗松华分享了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AI+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筑牢长久职业竞争优势的实践路径。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新要求,贵州电商职院在省教育厅、省商务厅支持下,联合百度、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以及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山东商业职院等优质院校,通过五维举措打造特色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学生运用AI解决商科问题的能力。
——筑牢AI素养根基。编制人工智能应用、新商科通识教材,引入企业导师开展科普教学,同时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普研学。
——深化技术课程融合。在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内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知识融入课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一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学院。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以“一校双企”模式深化人工智能领域校企合作,牵头成立贵州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贵阳数据应用技术产教联合体,整合政行企资源,重点联合电商及AI服务企业,共建AI教师发展研究中心,提升专业教师AI素养。
——构建智能校园生态。推动AI赋能“五金”建设,将AI贯穿“教学管评”全过程,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直播电商孵化基地、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数字人直播间等“AI+新商科”应用场景,推进AI招生、AI就业等智能体应用,强化师生“AI技术+专业”实践能力。
——服务前沿产业需求。建设数据训练、标注基地,联合华为、中软、小米等企业开展“大模型+商业”“大模型+文旅”人工智能标注师/训练师的订单培养,与小米恒数堂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数据应用训练实践基地,服务盘古大模型、星火大模型落地贵州和全省重大产业布局。
罗松华补充道,学院响应省教育厅“职教出海”部署,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院校和企业合作,在泰国博仁大学挂牌“贵匠工坊”与中泰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已培训泰国本土主播350多名。依托“贵匠工坊”平台,学院还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技能大赛,向东南亚80余所高校输出7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范式,将贵州实践经验转化为国际共享资源,为“产教融合”与“两业融合”注入全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