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丨努力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2024-09-27 12:53

毕节有950多万户籍人口,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如何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借助粤黔东西部协作契机,当地持续在产业合作、智力支持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西部地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建设。

走进位于毕节高新区的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各类动漫手办元件,经过涂装、素描、打磨等工序后,一件件精美的动漫手办就完成了。

“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初音未来、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经典动漫手办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目前,我们在国内的市场也在快速增长。”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阳介绍,一个手办的加工制作,97%依靠手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毕节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优质配套服务,给了企业很强的发展信心。目前,公司的订单供不应求,已经排到了2026年底。

这家动漫洐生品开发生产企业,是在东西部协作机制下从广东东莞引进毕节的。从2021年成立之初的3名员工,到现在的用工规模突破1300人,已建成百余条生产线,实现产值过亿。今年,企业还与当地多所院校携手合作,打造产学研实践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

紧扣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毕节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毕节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等18家头部企业,以及广州轻工技师学院等院校开展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已开办55个订单班,输送600多名毕业生到广东等省份就业。

“尤其是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三项工程的订单班实现了高质量就业。65%的学生会选择到广东就业,35%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或者到其他地方就业。”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管理中心主任主洪国介绍,学校还组建了专业的订单班师资团队,广州的技能大师线上线下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职业技能。

去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可持续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8年>》及其附件《推动毕节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方案》《推动毕节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方案》的“1+2”政策文件,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聚力补短板、强弱项、提素质、促就业、优服务,努力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夯实人才支撑。目前,毕节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24万人,其中技能人才总量近42万人,人力资源优势正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