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登顶!谁接住了吒儿带来的“泼天富贵”?
春节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出现现象级火爆场景。上映3周累计票房(含预售)超越《头脑特工队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哪吒2》,近年来,动画电影精品之作不断出现,特别是此次《哪吒2》票房和口碑迎来双丰收,点燃了动画电影界的热情。其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股价连续多日上涨,出现了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200%的火爆景象。
这波因“哪吒热”而受益的不仅是投资方,不少其他领域也在“蹭流量”的同时赚到了真金白银。
“哪吒”带火多条消费链
《哪吒2》破圈后,第一个因卖断货而上热搜的是泡泡玛特。由于电影的持续火爆,《哪吒2》相关周边产品在春节期间非常畅销。以泡泡玛特与《哪吒2》联名的天生羁绊系列手办为例,单个手办售价为69元,整盒售价为552元,但消费者的抢购热情高涨,“《哪吒2》盲盒手办上架两天就售罄”的话题也随之登上了热搜。《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泡泡玛特官方旗舰店已经开启了“预售”模式。此外,各种相关的小饰品、挂件等周边产品也琳琅满目,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本身的高人气和良好口碑为联名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消费者对电影的喜爱往往会延伸到相关周边商品上,而盲盒手办、官方设定集、徽章、卡牌等衍生品热销,不仅提升了影片的商业价值,还增强了IP的长期影响力。”
除了IP衍生品外,“含吒量”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为这波流量红利的受益者。如汇集了陈塘庄、哪吒小镇两大哪吒主题景区的天津市河西区正是这波流量红利的受益者。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天津市河西区的酒店预订量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60%。“一些地方借助VR搭建与哪吒故事相关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可以看到,哪吒IP已经形成了一条消费链。”
如何把“流量”变“留量”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高关注度影视作品的主要角色手办、动漫、旅游、游戏都能持续拉动消费。
“优秀的衍生品能够将电影IP的生命力从电影放映周期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电影之外的场景中继续活跃,这不仅增加了IP的曝光度,还促进了IP的长期发展,为后续作品的推出奠定基础。”杨怀玉表示。
此次哪吒周边产品大卖是一场“有准备的成功”。近几年,“谷子经济”大热,《哪吒2》的周边产品开发启动较早,联合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卡游等知名品牌,推出了盲盒、收藏模型、吧唧、钥匙扣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周边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哪吒2》在内容方面也对IP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为了保持话题热度、吸引观众的关注,影片方启动了“哪吒宇宙”计划,通过漫画、短视频等多种内容载体,持续挖掘IP中的更多精彩故事。
当然,在这一轮“泼天流量”之后,如何把“流量”留下来,是诸多市场机构思考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当前的IP产业以及娱乐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投入和产出基本成正比的时代。有投入才有产出,有利润激励才有产出。杨怀玉建议,需要出台更多支持动画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行业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动画电影的创作、发行和推广,推动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外,市场机构之间也应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跨界合作、资源共享,方能互利共赢。”杨怀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