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贵州│全省春茶产量稳中有升 点开看2022年贵州绿茶春茶产销情况通报
在5月23日举行的2022年第15届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暨“国际茶日”茶文化活动闭幕式上,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对2022年贵州绿茶春茶产销情况作了通报。据介绍,截至2022年4月底,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茶叶产量11.56万吨、产值351.27亿元,茶叶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加6.43%、14.28%,绿茶占比80%左右。
为全面掌握和正确研判2022年贵州绿茶产销情况,指导和服务全省茶行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联合各市州、县(市、区)茶叶主产县行业组织,围绕今年贵州绿茶产销情况进行了调研。
由于今年2月中下旬全省大部分茶区遭遇低温侵害,导致采摘期较往年同期整体延后15天左右,春茶开采周期有所缩短。3月底至谷雨期间茶芽萌发较快,各地迎来集中开采期。
总体来看,全省春茶产量稳中有升,得益于各地大部分茶园冬季管护措施得当,茶园基础管理提升、生产加工环节提能、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增强,对茶青质量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遵义、铜仁、贵阳等地大力推广机采茶取得明显成效,茶青下树率提高三倍以上,每亩茶园收益增长1400元左右。春茶生产成本总体在上升,主要表现为茶园的管护成本、人工成本和防疫成本的增加。今年省内各茶区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采茶工流动较为顺畅,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但短时期、小范围短缺现象依然存在。
茶青交易势头良好,成交价格略有上涨,成交量稳中有升,全省各茶区茶青价格同比去年均略有上涨,涨幅约在10%-15%。受疫情影响,线下市场人流减少、成品茶市场热度降低直接影响了春茶销量,省外客商的采购热情降低,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同比幅下降。面对线下市场的遇冷,各产区茶叶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或以自发形式尝试触“电”,与电商平台对接,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线上销售已成为各地春茶销售的重要渠道。
今年以来,为了促进贵州更多茶叶走出国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我省加强了茶叶安全监管、促进茶叶扩大出口等一系列措施,精准实施“一品一策”“一产一策”“一厂一策”帮扶。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指导企业用好RCEP、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跨境电商等政策,持续扩大自主出口规模,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带动贵州茶叶上下游产业链聚集发展。
2022年第一季度,贵州茶叶出口实现“开门红”。据贵阳海关数据,1-3月,贵州茶叶累计出口量为659.04吨,同比增长50.04%,货值7818.99万元,同比增长80.19%,其中贵州绿茶出口比例超过80%,主要销往中国香港、越南、美国、加拿大,德国、波兰,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继续巩固贵州农产品出口第一的地位。
截至4月,贵州绿茶用标企业已达289家,覆盖全省9个市州。今年以来,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积极配合企业抓生产、提质量,组织专家深入茶园,车间指导服务企业10余次,在省茶叶专班,省农业品牌专班,省农产品检测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贵州绿茶产品质量推选工作,先后组织专家开展了两次贵州绿茶感官审评,审评茶样100余支,送检理化和安全指标茶样48支,从感官审评来看,品质比往年有大幅提升,理化指标好于往年,质量安全指标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