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美、乡愁浓 荔波着力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黔南旅游 | 2021-11-10 10:23

荔波县紧扣“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总要求,充分挖掘山区村落自然风光、地方元素、风俗文化等优势,用好特色、生态、产业、帮扶“四种资源”打造富有地域风貌、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以实绩实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用好特色资源

挖掘红色鲜活教材。依托邓恩铭革命烈士故居及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等红色资源优势,围绕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全力建设恩铭故里国家3A景区,实施板寨红七军纪念馆修缮工程,对乡村道路、房屋立面等进行整体规划和提升,着力将水甫村、板寨村等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绿色发展为一体的多功能红色乡村。2021年9月,板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邓恩铭革命烈士故居

挖掘本土乡村艺术。深入挖掘乡村艺术文化遗存,利用洪江村民族艺术特色“废旧房”多的优势,投入2.8亿元打造洪江国际艺术村,先后吸引国内外120余万名游客到洪江村开展研学活动,成功吸引美国、西班牙等国内外88名艺术家到洪江村对老房进行艺术改造并长期入住开展艺术创作。引进乡贤艺术家到瑶山瑶族乡投资建成国内首个瑶族文化写生基地,先后吸引省内外艺术院校师生98批次25600余人前来研学写生创作。目前,艺术研学游实现增收1200余万元,惠及群众369户1216人。

洪江村经过艺术家改造之后的房子

挖掘民俗风情文化。深入挖掘瑶族、水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民族服饰、歌舞、饮食、礼仪传承和保护为重点,打造瑶山古寨、水甫水寨、大土苗寨、者吕布依寨等古寨观光研学游。目前,成功申报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省级24个,民俗体验游年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

用好生态资源

打造镇区生态林。推进森林扩面提质、石漠化治理、珠防工程造林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组织开展“保护遗产地·党员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植树活动。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1.97%,完成绿色通道、绿色水域、绿色金山等六个绿色工程打造,6个乡镇、18个村、35户农家分别获评“贵州省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称号。

茂兰喀斯特森林

打造城区景观林。以城郊、樟江沿岸、道路沿线、民族村寨等为重点,深入实施“美丽荔波”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地形地貌,在城区建成多个小绿地、小公园、小街景,完成千里多彩生态廊道建设68公里、打造多彩景观林8000亩,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0.5%。
黎明关水族乡君子台梅园石斛近野生种植基地

打造山区经济林。以提高林地生产力为重点,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油茶、铁皮石斛等特色经济林,引导群众利用林地发展“林果”、“林禽、”“林菌”、“林药”等林下产业。目前,培育蜜柚、枇杷、青梅等特色产业林10余万亩,发展林下产业4万余亩,3.2万名贫困群众因经营林业实现增收。荔波县荣获“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用好产业资源

夯实基础设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51万亩,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新建蓄水池4口、沉沙池4口,新建机耕道5条4900米、排水沟300米、截水沟300米;山地农机化逐步提升,全县拥有各类农机具31314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9.3万千瓦,农作物(水稻)全程机械化合作社5个,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63%。

推进品牌建设。坚持以品质出品牌、以品牌保品质,把“荔波蜜柚”、“荔波枇杷”、“荔波青梅酒”等区域产业纳入“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范畴,积极申报“荔波石斛”、“阳凤大米”、“荔波黑木耳”商标注册、申请专利,提升品牌市场知名度,目前全县“两品一标”产品86个,面积约26万亩。

丰富产业体系。着力优化粮食作物种植品种、品质及区域布局结构,明确将精品水果、精品中药材、特色养殖业作为主导产业。以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目前,马鞍山、水捞、益觉、洪江、西竹、白岩、瑶山等10个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构架基本形成。成功打造省、州、县三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近80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00余个,乡村三星级以上休闲农庄7家。

用好帮扶资源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机遇,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累计引进国家各类帮扶资金3.37亿元,帮助培训党政干部、林业技术人员及群众2000余人次,协调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立国家林草局科技扶贫联系点,与国家石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科技帮扶合作协议。荔波县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享受生态转移支付县。

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成立东西部扶贫协作专班,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互访协作、互访交流机制,创新构建“广黔同心·结镇扶村”机制,引进广东粤盛生态有限公司等8家广东企业落户,深入推进资源互补,激发乡村发展动力。目前,转移荔波籍农村劳动力到广东企业稳定就业,发放就业扶贫专岗补贴294万元,落实帮扶资金1.32亿元,共实施项目67个,受益贫困人口23515人。


积极争取省州帮扶。依托省州政策,积极对接争取,省教育厅、州委宣传部、黔南医专等部门下派驻荔挂职干部33人,深入实施“春风行动”扶智荔波项目和“乡村教师培训整乡推进”项目。目前,争取到帮扶资金800余万元,落实发展项目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