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0.0推荐 | 贵州省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建国后建立的第一批革命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子尹路96号。1964年,毛泽东题写“遵义会议会址”匾额。1984年,邓小平题写“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牌匾。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及遵义会议陈列馆,作出了“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重要指示。遵义会议纪念馆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9000多平方米,下辖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等纪念场所。被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授予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

遵义会议会议室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这个呈长方形,面积为27平方米的会议室召开。室内的壁橱、挂钟、长方桌、部分藤椅,都是当年遵义会议召开时保留下来的原物。遵义会议一共有二十位参加者。其中,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博古);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及其他人员有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李富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陈列馆外景

遵义会议陈列馆序厅
遵义会议陈列馆,是对遵义会议前后史实进行专门陈列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遵义会议会址与杨柳街之间。于2004年建成,2014年实行改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9054平方米,包括遵义会议伟大转折陈列馆、文化广场、绿化休闲区及多功能报告厅等设施。陈列馆序厅正面有遵义会议20位参加者的圆雕,背景为长征主要经过地的浮雕。展览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红军长征、精神永存五个部分。遵义会议陈列馆共展出文物1000多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展线总长1200多米,极大地充实、丰富了展示内容。遵义会议陈列馆二楼还设置了观众互动区,游客在这里可以电子留言,查阅陈列资料图片,咨询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有关情况。改扩建后的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1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