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新闻 | 毫米级监测!这套建筑“智能监测系统”有双“火眼金睛”!
近日,记者在贵阳市乌当区的中天吾乡项目现场采访时看到,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机器智能视觉监测”系统,对项目建设安全进行实时监控。
贵州联建技术副总工武宁波说:“我们采用智能视觉技术,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实时在线监测,可以起到预警预报的功能和作用。”
在项目现场,有一面30米高的边坡,它的旁边是已建设完成的住宅楼房,楼房距离边坡最远的距离20米,最近则不足2米。为了保障房屋建筑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贵州联建自主研发了智能视觉监测系统,配套布局20个监测点,监测点数据可以精确到毫米。
贵州联建技术副总工武宁波说:“可以通过平台看到实时的情况,任何一个监测点都可以看到实时的数据,根据目前的数据,波动都是在0.5毫米左右,如果现场超过我们的预值30个毫米后,就会触发安全预警预报机制。”
贵州联建总经理黄彦森说:“智能视觉监测系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是集数据采集、图像识别、分析和诊断的视觉系统,可以为我们项目的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在安全监管、排危避险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前端采集数据,后端整合分析,通过“贵州省土木工程结构物安全健康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大数据信息平台”,智能视觉监测系统实现了边坡、建筑、桥涵、矿山等工程的安全健康监测及分析,不仅可以提前感知、预防灾害发生,更为建筑物工程质量检测和监测、加固和维修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据悉,智能视觉监测系统由贵州联建单独成立的贵州必达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团队联合开发。
北京交通大学岑翼刚教授介绍:“我们在这个系统上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手段,对边坡位移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整个算法的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可以实现刻度寻靶,特征匹配,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会更加好。”
目前,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已成功运用在贵阳中天吾乡、达康居安居房等项目建设现场。自今年1月份正式投用以来,已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工程项目安全上了一把“锁”。
贵阳达康居安居房项目总经理黄铃说:“我们选择这套监测系统,是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要,也是灾害预警预报的必然选择。通过联建公司的边坡监测系统,我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链接查看数据的变化,以了解边坡的位移和变形,达到我们监测的目的。”
科技创新、先行先试。贵州联建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传统检验检测的基础上,以自主研发为突破口,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目前,企业已累计参编多本地方标准,完成多项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成为我省用大数据赋能土木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监控量测的引领企业,也是贵阳高新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贵州联建董事长于可说:“从企业创建之初,我们就特别重视科研创新工作,每年拿出企业15%的利润来作为科研创新经费,科研创新就是我们企业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我们将)以新国发2号文件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科研创新的力度和投入,要以‘专精特新’为目标,深耕我们这个行业的科研创新工作,为‘强省会’战略贡献我们联建人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