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社区传喜讯,脱贫家庭学子圆梦北大
在脱贫攻坚期间,贵州有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在城市开始了新生活,孩子们得以就近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四年来,贵州易地搬迁群众子女考取大学的人数从2019年的8000多人逐年递增至2023年的11000多人。又是一年高考录取季,遵义市汇川区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学堂堡社区传来喜讯,社区的吴曼娜以686分考入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硕博连读。
“曼娜恭喜了!听到这个消息太高兴了!”
“我们社区6年了,终于出个北大学生。”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社区干部第一时间赶来送上祝福。
学堂堡社区共有搬迁群众5273名,吴曼娜是社区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历年来分数最高的一个。考上北京大学,对于吴曼娜和她身患残疾的妈妈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20多年前,吴曼娜的妈妈曾在北京打工,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能考到北京的顶级学府。
“北京的公交车都觉得特别温暖,乘务员看到我手有点残疾,她就和我说‘您坐’,真的感觉特别温暖。曼娜能去北京上去,真的没想到。”吴曼娜的妈妈万光荣告诉记者。
妈妈在旁边滔滔不绝地讲着曼娜的故事,吴曼娜只是坐在旁边笑着。虽然不善言辞,但对她来说,带给妈妈快乐就是她最幸福的事情。在曼娜的行李箱里,有一只小玩偶是她必须带到北京的东西。
“我妈妈送的,她可能记不得了。我初一‘六一’儿童节,我们社区搞了一个活动,她去了之后就拿了两个玩偶来,已经有6年历史了,我一直保留到现在。”吴曼娜说。
吴曼娜的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家庭没有稳定收入,还要供吴曼娜和妹妹上学,于是他们家在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益于扶贫政策,2018年刚小学毕业的吴曼娜,跟随家人从汇川区松林镇庙林村搬到了学堂堡社区,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她和妹妹也就读于社区旁的第三十五中学,随后她考入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搬迁后的学校基础设施比以前更加先进,实验的设备比以前更加完善。有属于自己的家,自己有一个房间。老师经常跟进我的学习进度,老师都给我们了很多帮助。”吴曼娜说。
“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刻苦,非常乐观。大家都挺喜欢她。”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老师敖钰告诉记者。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老师敖钰
万光荣左手肌腱损伤,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社区为她提供了社区食堂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400多块钱的工资。她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希望女儿能够在逆境中自立自强,找到自己的理想。女儿就是万光荣的骄傲,但她不知道,其实女儿的理想与她有关。
“小时候看到她的手不方便,很多工作她不能做。那个时候我就说长大之后去当医生,把她的病治好。学医可以治病救人,社会价值很特别。她对我付出真的很多,体贴细致的照顾到我,让我踏踏实实只用去管学习。”回忆起和妈妈生活的点点滴滴,曼娜哭着说出了选择学医的原因。
临近开学,吴曼娜报名了社区的“童心港湾”的志愿服务,她想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社区的孩子们,鼓励大家好好学习。
“曼娜真的是我们的骄傲,示范引领的作用特别强,通过分享会,这一批学生学习上、人生道路上都会有一定变化。我们有教育资助、企业的爱心捐助,不用担心考入大学读不起这种情况。从2018年我们搬迁到目前,本科以上有65个人,考上研究生的有5个人,博士生有2个人。”遵义市汇川区学堂堡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世先告诉记者。
为了让脱贫的孩子们上学没有后顾之忧,近年来,汇川区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五项工程”,累计兑现教育精准扶贫资金2100多万元,惠及贫困学生上万人次。这次吴曼娜也在社区的帮助下,获得了4万元的爱心企业捐助,社区还在积极对接,希望帮助她获得长期教育资助。
“非常感谢他们,希望我自己能够在大学生活里学到更专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考虑去做勤工俭学,尽力去回馈这个社会。”吴曼娜说。
在曼娜的卧室墙上,贴着“业精于勤”四个字。她告诉记者,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向前。谈及未来的生活,曼娜也充满了憧憬。“未来继续加油,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