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如何让人“知其美,动其心”?

多彩贵州网 | 2021-05-19 09:59

在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作为贵州的“文化客厅”,贵州省博物馆今年又有哪些“文博大餐”呢?

  据悉,由贵州省文化旅游厅主办,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研学旅行会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活动于5月18日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启。活动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推出线下特展、研学,线上特色活动,带大众及文博专业人士了解博物馆、关注博物馆,参与到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贵州主会场活动将于18日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启

  “博物馆是本浓缩的、真实的教科书。”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告诉记者,博物馆的收藏决定了每一座博物馆的个性,打造沉浸式、共情博物馆,是应对未来多重挑战,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的关键。“比起‘特展请进来’,贵博更将在‘走出去’上发力,对博物馆家底进行梳理,讲好自己的文物故事,从而体现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才是‘重塑’的关键。”

观众观展“寻宝”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贵州省博物馆将从红色文化、考古文化、社会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推出相关活动。

  如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贵博启动“黔山英烈”专题巡展、党史专题讲座《红军长征在贵州及伟大的遵义会议》;在中国考古百年之际,推出考古专题讲座《古驿道访古——漫话贵州茶马古道》;在社会教育方面,与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组织100名中小学生参与“阳光少年游博物馆”主题研学、“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

“阳光少年游博物馆”主题研学活动从5月16日开启

  同时,为提升贵州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服务水平,针对文博行业人士,联合“中国知网”推出“2021年贵州省博物馆协会线上研修班”活动,以此打造又一文博品牌活动。此外,省内各博物馆、纪念馆推出线上展、网络直播、专家学者授课、互动体验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5·18国际博物馆日”城市文化氛围。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介绍“黔茗古韵——贵州茶文化展”

  “国际博物馆日,不只是博物馆人的节日,更在于培养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共情。”李飞告诉记者,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贵博还为观众准备了“黔茗古韵——贵州茶文化展”。该展分为茶史渊源、黔茶史话、茶风万象、永续茶脉四个部分,从中国茶发展史、茶在贵州的历史脉络切入,讲述贵州各少数民族独特的茶礼茶俗,贵州贡茶、茶马古道、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等,“黔茶出山”的古今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出的100多件和茶相关的文物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汉阳陵发掘出土,距今2100年的“最古老的茶叶”,还能看到浙江田螺山遗址出土,距今6000多年的山茶属树根。

玉雕菊花纹盖碗(贵博馆藏)

  “破圈”融合,这是近年来贵州省博物馆放大传统和文化感染力的关键词。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新的阶段,我们以原创性展览为基础,尝试文旅融合的若干可能性,重塑博物馆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活化乡村遗产,服务乡村振兴,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上,李飞认为,在文旅融合中,文物承载着各种可能性,“我们将以新玩法、新姿态诠释博物馆的本质。”

“黔茗古韵——贵州茶文化展”

延伸阅读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的活动,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相关活动。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开始采用主会场活动的方式开展博物馆日活动,现已相继在重庆、广州、沈阳、南宁、济南、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北京、上海、长沙等地举办了1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