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体育 增进民族团结—— 博物馆里的民族体育运动会

2021-04-25 15:52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于2021年4月24日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民族体育运动会”。

下午两点半活动正式举行,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的小记者们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小记者们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基本了解,也在传统体育项目“押加”、“板鞋竞速”、“抢花炮”三个活动的竞技体验中感受到了民族体育的魅力以及团结合力、不言放弃、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

押加

抢花炮

板鞋竞速

活动在小记者团的欢笑声、呐喊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以体育编织了民族团结的纽带,这不仅对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也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今后,我馆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发挥博物馆教育的职能。

知识小课堂:

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特点是运动时步调一致,行走灵活,协调自然,所有的运动都需要比赛者的齐心协力和默契配合。2007年,三人板鞋运动正式成为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并根据比赛的特点定名为板鞋竞速。

抢花炮: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相传为诸葛亮当年南征时所创,在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深受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因为抢花炮的比赛过程类似大洋彼岸的橄榄球运动,所以这项活动也被称为“中国式橄榄球”。抢花炮活动在农历三月三或秋收以后最为活跃,侗乡就流行着这样的诗句:“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英豪。”

押加: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就是两名比赛者分别趴在场地两端,二人的脖子上套上同一根长绸布,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拉爬,拉过指定区域者即为胜出。这项运动拉爬的动作形如大象,因此这项特殊的拔河运动也叫作“大象拔河”。

 图文来源: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李姝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