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已达66.89亿元
8月14日,记者从贵阳市林业局召开的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暨2023年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38.76万亩,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66.89亿元,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开阳县龙岗镇羊肚菌林下种植基地
“2023年8月15日将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贵阳市林业局将以林下经济为重点,开展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贵阳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德刚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工作,立足市情实际,因地制宜,明确了以林下种植为重点的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广大农民在培育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更多金山银山。
白云区林下赤松茸喜丰收
观山湖金华镇翁井村金竹山羊肚菌种植
孟关林场种植现场
据了解,2023年以来,贵阳贵安持续加大林地经营利用力度,探索推广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强化支撑保障措施,着力发展以林下种植为重点的林下经济。截至2023年8月12日,贵阳贵安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38.76万亩(其中林下种植8.72万亩,林下养殖6.59万亩,林产品采集与加工14.93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08.52万亩),林下红托竹荪作为重点单品种植面积6664亩,赤松茸发展初具规模,面积2380亩,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66.89亿元,林下经济带动增收人口约17526人次,人均月增收达1914元,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红托竹荪等待采摘
为有力推动2023年林下经济发展,贵阳市林业局强化统筹推进和示范带动,引进优强市场经营主体,组织企业与国有林场、种植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落实种植地块,推动规模化发展。已建成100亩以上林菌、林药林下种植基地79个,500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达12个。其中,白云区打造1000亩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1个,辐射带动修文县大木村、观山湖区高寨村等区域;开阳县以林下红托竹荪种植产业为重点,解锁融资贷款、政策性保险等政策难关,打造多个种植示范基地;花溪区将1万亩红托竹荪纳入特色农业产业“三个一万”,引进加工企业,实现菌种培育、技术服务、加工与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长坡岭林场红托竹荪种植场
同时,贵阳市林业局强化利益联结。公司与国有林场、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逐步探索形成了“企业直种”“ 公司+林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林下经济积极性,让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资源入股、劳务收入、效益分红等渠道增收致富,引导企业和乡村集体经济培育更多高效惠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开阳冯三镇林下红托竹荪种植现场
专家对林下羊肚菌种植进行技术讲解指导
专家对林下种植进行技术讲解指导
此外,贵阳市林业局强化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2023年,共争取到中央科推、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上级补助资金共2400余万元,用于全市林业产业和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依托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编制林下种植技术手册,组织专家团队和种植企业技术骨干在林菌、林药种植基地开展林下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重点环节作技术支持,开展现场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林下种植技能的农民技工,引导帮助种植企业和大户提升种植基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清镇市卫城镇食用百合种植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2023年年度目标任务特别是林下种植10万亩任务,结合红托竹荪、赤松茸等林下食用菌种植特性,抢抓季节,抓实种植主体,落实支持措施,全力以赴推动种植任务圆满完成,让沉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百姓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吴德刚说。
(贵阳市林业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