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周之江“与书重遇”——《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周之江“与书重遇”1
00:00 / -
周之江“与书重遇”2
00:00 / -
周之江“与书重遇”3
00:00 / -
周之江“与书重遇”4
00:00 / -本期领读者:周之江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周之江,男,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中文专业,曾在媒体工作十八年,现供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少时即习字刻章,皆不足道。嗜读书,喜爬格子——严格说是敲键盘。曾与人合著出版《贵州古村寨》,个人著有《小吃纪事》《大时代的小注脚》等。
之所以谈“与书重遇”,大概因为,世间可以重温的东西不多,好在书籍、电影、音乐和美食不在其列。单说图书,就跟邂逅故雨旧知有些相似之处,情怀杀和辣眼睛的可能性,一半一半。不管怎样,真正的好书,终归“不厌百回读”,隔上些年头,再度遇见,展卷还能“添新味”,这样的书籍或是朋友,绝对值得珍惜。
本期书籍: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周之江高中时期初见便倾心,而后每隔几年重读一遍且始终不厌的心头好。
德尔苏·乌扎拉
在周之江的笔记里,德尔苏·乌扎拉是一个在森林里有着不可思议观察力的神奇人物,他能从脚印、气味、风向等等一切蛛丝马迹入手,推想出最近发生在森林的故事,八九不离十。
他说:“读书至此,你真的会觉得,这个一百年前的猎人,大概比我们更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一言以蔽之曰:渐近自然。
他最近一次重读此书,是在差不多两年前。周之江认为,这是经典重读的乐趣之一,即每读总有新的发现,启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