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平:用“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坚守20多年,她只做传承“苗绣文化”这一件事;她徒步3万多里,走遍贵州各地收集刺绣纹样,培训绣爷绣娘2万余名。
她叫石丽平,是“鸽子花·松桃苗绣”文化品牌创始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08年,石丽平在铜仁市松桃老家创办了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从最开始仅有3名绣娘的规模,发展到如今拥有了一支260人的精英刺绣队伍,其中大部分是下岗女工、留守妇女和返乡农民工。
2014年,石丽平的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时隔一年,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在这一年,石丽平的“鸽子花”品牌被命名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成为一张金灿灿的文化旅游名片。
在石丽平的公司,绣娘们可以在家生产,最终按照计件方式获得工资。留守妇女们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目前,她已为6800余名妇女提供了平台。
石维仙是众多返乡就业绣娘中的一位。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她选择外出务工,不但工作繁重,而且收入有限。在石丽平的培养和带动下,石维仙现在每月收入可达3800元。不仅如此,她还被当成公司的高端人才培养,推荐带薪到北京、贵阳等地高校学习。
有今天这些成绩,石丽平的母亲带给她的“指尖记忆”弥足珍贵。织布、染色、刺绣······家庭的熏陶、个人的勤奋,让她后来成长为苗绣省级传承人。她曾经用8年时间,几乎走遍贵州所有苗寨,搜集整理、详细记录不同绣种的资料。
“苗绣之美,让我投入。”石丽平说。
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动植物色彩鲜艳,灵动自然,从小就熏陶着石丽平。一群人,一辈子,背着娃,绣着花成为她最朴素的艺术追求。
石丽平通过“技能培训、助力脱贫”行动,把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村妇女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形成了一个带动乡村脱贫、创业就业的“锦绣计划”。
“技能培训是什么?是给钱,还是给米啊?”“这要是能当饭吃,我们早就富了。”石丽平第一次进村入寨组织培训,村民们三言两语打发着,都不相信苗绣可以赚钱,甚至有人连话都不搭理半句。
倔强的石丽平没有泄气,反而一家一户的上门劝说、引导和鼓励,终于换来了一句:“你这个女子能干大事,这一回我们相信你!” 培训班一下子涌进了60名贫困家庭妇女。随后,又在十多个乡镇陆续举办了30多期培训班,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苗绣能手。
如今,公司培训的绣爷绣娘已经壮大到2万多名。队伍中,60后和70后依然在发光发热,80后和90后成为了主力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不光传承苗绣技艺,也传播着苗绣精神。
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石丽平引领“松桃苗绣”从边远的苗寨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2011年5月,石丽平公司的“‘鼓舞刺绣’和‘凤舞花开’系列披肩”被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2013年9月,经国家民族博物馆推荐,松桃苗绣“鸽子花旋极图”被联合国作为礼品起用;2014年6月,公司被明确为首批“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就业创业示范基地”;2015年7月,“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石丽平公司生产的松桃苗绣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