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受降雨影响的部分景区恢复开园、古建抢修有序开展

中国旅游报 | 2021-10-13 12:32

近日,山西部分城市的降雨逐渐减弱,晋城九女仙湖景区、太原龙山景区、太原稻田公园、汾河二库景区、晋中市红崖峡谷景区、左权县的莲花岩等受降雨影响临时关闭的景区在完成道路修复、安全排查等工作后,正在陆续恢复开园迎接游客;受降雨影响各类文物、古建的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图源:央视新闻

十一假期,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袭击,18个县超过200毫米,致多地发生洪涝、滑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此次汛情致使山西各地共关闭景区166个,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和博物馆纪念馆设施遭到不同程度损害。

受强降雨气象影响,10月5日,平遥古城墙的第84号内墙发生局部坍塌,坍塌长度约25米。除平遥古城外,晋祠景区多处古建屋面发生漏水;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城墙出现多处裂缝;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垣曲成家坡药王庙坍塌;晋城阳城市保单位大夫街土地庙护墙坍塌;吕梁市文水县的国保单位梵安寺塔念佛堂地基进水;太原市蒙山开化寺后墙松动…… 10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山西省有序开展文物抢险修缮工作的报道称,截至2021年10月10日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部分构件损坏等情况。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山西平遥一内墙局部坍塌现场丨图源:央视新闻

山西省文物局初步调查发现,国保、省保单位主要险情是屋面小面积渗漏及周边护坡岩体、地基等出现滑坡等问题,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相对多一些。文物受损较为严重的有晋城市、晋中市、运城市、阳泉市、吕梁市、太原市,约占全省的90%以上。

山西平遥一内墙局部坍塌现场丨图源:央视新闻

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专门对雨季防灾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各地加强日常管理,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有险情的建筑排除险情。社会上受关注程度较高的平遥古城城墙发生部分墙体坍塌后,山西省文物局先后派出专家赴现场进行指导排险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加强应急值守,做好险情监测,发现险情的要及时处置,确保文物和周边群众安全。同时,组织全省有资质的单位主动介入,进行现场排险,继续做好险情处置、文物构件的保护等工作。

另外,全国各地、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及救援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山西,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拼多多、网易、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太重集团、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众多组织和企业捐款捐物紧急驰援山西,助力当地政府救灾、民生保障、文物古建抢救与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国旅游报 王文华)


相关阅读:

国家文物局部署支持山西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工作

10月11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主持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

连日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山西多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根据山西各市上报数据,截至目前,山西省共有一千多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极少数博物馆纪念馆(古建筑博物馆)也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经初步研判,因灾受影响文物中大部分为一般性损伤。

李群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指示要求,高度重视文物应急抢险工作,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保障文物安全。要全面掌握灾情,指导山西严谨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指导山西继续加强巡查排险,完善应急措施,做好安全防护,严防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的破坏。综合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抢险救灾情况,举一反三,研究制定出台文物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确保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

关注山西汛情 部分旅企在行动

近日,山西临汾、运城、晋中、吕梁等地出现较长时间的强降雨过程,部分地方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国旅游报社记者从多家旅游企业了解到,他们已经启动了游客保障应急预案。

携程方面向记者表示,携程正在密切关注山西严重洪涝灾害动态,结合山西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关于洪涝灾害保障的部署,与酒店、景区、旅行社等资源方进行协调,迅速调整受洪涝灾害直接影响的各业务线产品。

途牛方面称,目前在其行程线路中受此次灾情较为严重的知名景区有黄河壶口瀑布,途牛已经对涉及的订单做了变更。

驴妈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驴妈妈平台上,受灾情影响地区的景区门票订单,游客可以无损退订,酒店及自由行、跟团产品按照相关不可抗力事件的退订条款正在进行处理。

同程旅行也第一时间积极协调处理受影响的用户订单,帮助用户降低损失。

山西多家酒店表示,可以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无偿提供热水及休息场所等。美程酒店(山西晋中介休市宏顺商务中心店)于10月8日开放免费入住通道,为被困群众提供免费休息场地。截至目前已经帮助100多名受灾人员。

此外,记者从众信、凯撒等旅行社了解到,目前他们没有旅行团在山西。(中国旅游报首席记者 王玮 中国旅游报记者 赵垒)

从河南到山西,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吗?专家解读↓

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吗?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殷杰: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未来我们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不管是极端强降雨、极端台风灾害、极端干旱,甚至有可能到冬天有极端寒潮,都会呈现频发趋势。所以不光是山西、河南,全国,甚至全球各个地方,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突发的、极端的,以前甚至没有发生过的灾害。也许今年冬季可能南方又会出现寒潮,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我们现有的预测手段还不能很好抓取这些事件,所以在科学研究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工作去深入开展,做更多深入分析,来支撑防灾减灾工作。但是在现有的预报预警水平和灾害研究条件基础上,从政府层面,我们需要去做好应急预案,做好群众灾害教育,这是我们现在可以马上做到的。无论是河南、还是山西的强降雨灾害,我们都发现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我们的应急响应,我们的风险教育可能还是略有不足。

强降雨频发,防灾减灾,北方城市如何更好应对?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殷杰:一些科研单位给国家有关部门提了相关的建议,建议开展北方的暴雨洪涝灾害相关的预警预报,灾害风险防范的研究,我们需要从政府层面做好科学机理的研究;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做好预报预警跟应急预案,尤其是要制定一些可实施、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一旦预警发布之后,怎么来疏散群众,防灾减灾,这几次北方洪涝灾害,政府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层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个问题是需要去补足的短板。(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