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
半坡村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风光秀丽,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雷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村落与田土、森林错落相间,互为衬托,交辉相映,浑然一体;且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由于村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因此房屋大多依山就势而建,主要聚集区呈现靠山临水分布,且建筑多为坐北朝南。村落建设较为集中,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近年来新建建筑主要沿老寨周边或拆除就地而建,户户紧靠,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浓厚。
风景名胜
下洞:下洞有钟乳石林立的喀斯特溶洞,洞内有天然石柱,由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了奇特的石柱;有像水母,有像郁金香,有像蘑菇群,有像珊瑚礁等各种天然形成的石雕。
飞水崖:在半坡村北部有一处瀑布,当地村民名为“飞水崖”,飞水崖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而瀑下潭水碧清;从飞瀑断崖处远望,岩石若水洗,层叠似铁关,溪水深碧,在阳光照耀下,蜿蜒不知所踪。
簸箕塘:在半坡村的飞水崖下方有一处水塘,水塘为圆状,很像当地村民用的簸箕,所以当地的村民叫它簸箕塘,簸箕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泉水。
文物古迹
雷家大院:雷家大院的创始人为雷正树,大院整体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058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包括正屋、左右两边厢房、对厅、过厅、天井、大院四周封火墙、前大门及后大门等。整座大院为原木结构,厢房分上下两层,触及地面的立柱128根。
灵活运用了穿斗式,干栏式,抬梁式等结构手法,又创新出“借瓜充顶”“双飞燕”“将军挑担”“三檐及地”等一套构建方式,使得大院整体格局结构严谨而又不显呆板,变化多样而又不紊乱,体现出一种庄严的和谐美。 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方式独特,雕刻工艺精湛,是雷家大院的特色。大院已有133 年历史,经过雷家6代人的保护,目前仍较完好。现为梵净山区域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古建筑物。
古剑:半坡村一村民家中保留有古剑一把。该剑属于一位名为“陈三妹”的女士佩剑。剑身有“青龙古剑”的字样。宝剑保存较好。古剑属于清朝时期。
非遗项目
滚龙
滚龙是半坡村一个古老的习俗。在半坡村人心目中,龙是吉祥万能的象征,不仅能祛除各种魔障,确保一方安宁,而且能行云布雨,迎来五谷丰登。它是祥和安宁、丰衣足食的保障,所以要想方设法留住巨龙。每年新春佳节,这里都要舞龙耍灯,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节庆活动
农历二月二是春社日,这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吃社饭,二是赶春社。人们用嫩蒿菜、青菜、地地菜、野葱、大蒜分别剁碎和糯米、粘米一起入锅中煮熟。并在相应的地方举行观看舞龙耍狮、武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