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贵州丨苗岭深处:老杨一家出山记

新华社 | 2019-12-07 10:19

10月30日,杨海林(右)与父亲杨昌儒(中)、母亲姜建元在搬家前朝窗外远眺。

10月30日,28岁的杨海林带着父亲杨昌儒和母亲姜建元挥手告别了祖孙五代生活的村寨,走出了大山。

杨海林家住贵州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这个村深居群山之中,对外封闭,基础条件差,2002年才实现全村通电,是贵州省的深度贫困村。

为了让俾嗟村的村民告别贫困,2016年以来,俾嗟村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5户742人,目前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杨海林家,正是俾嗟村下眼批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大山的最后一户村民。

走出大山,杨海林一家住进了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面积60平方米的新居。

杨海林一家生活的变迁,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为彻底斩断穷根,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截至目前,贵州188万人搬迁计划已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84.01万人,完成率达97.9%,余下的3.99万人预计今年将全部搬迁入住。

“我家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走出大山。”搬进新家的杨昌儒开心地说。

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影报道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父亲杨昌儒(左)、母亲姜建元拿起行李准备搬家。

10月31日,杨海林(右)与母亲姜建元(中)、父亲杨昌儒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散步。

这是10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群山阻隔的贵州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

10月30日,杨海林(左)与母亲姜建元(中)、父亲杨昌儒将行李搬上车,准备前往县城安置点。

10月30日,杨海林(左)与父亲杨昌儒(右)、母亲姜建元在家中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10月31日,杨海林(左)与母亲姜建元(中)、父亲杨昌儒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家中。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父亲杨昌儒(左)、母亲姜建元拿起行李准备搬家。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父亲杨昌儒(左)、母亲姜建元提起行李,离开老宅。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父亲杨昌儒(左)、母亲姜建元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1日,杨海林(左)与母亲姜建元(中)、父亲杨昌儒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散步。

10月30日,杨海林(右)与父亲杨昌儒(左)、母亲姜建元在家中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父亲杨昌儒(后)、母亲姜建元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母亲姜建元(前)、父亲杨昌儒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0日,车辆载着杨海林一家驶往新家(无人机拍摄)。

10月30日,杨海林(右)与父亲杨昌儒(中)、母亲姜建元在搬家前朝窗外远眺

10月30日,杨海林(左)与母亲姜建元(中)、父亲杨昌儒提着行李抵达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居。

这是10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这是10月30日无人机拍摄的群山阻隔的贵州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

10月30日,杨海林的母亲姜建元提着行李来到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10月30日,杨海林与母亲姜建元(前)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母亲姜建元(前)、父亲杨昌儒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1日,杨海林(右)与母亲姜建元(左)、父亲杨昌儒站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家的阳台上远眺。

10月30日,杨海林(中)与母亲姜建元(右)、父亲杨昌儒提着行李走在搬家的路上。

10月31日,杨海林(左)与母亲姜建元(右)、父亲杨昌儒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家中。

10月31日,杨海林一家站在黎平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居的阳台上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