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避险演练为笔 绘就地灾“安全答卷” ——贵阳市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

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5-05-07 15:42

为提升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险的意识,今年以来,贵阳市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引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地质灾害实战化避险演练。花溪、乌当、经开、观山湖等地因地制宜构建演练场景,通过“实战演练+科普教育”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全民参与地质灾害防范共同体。

今年以来,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全要素实战场景构建。各演练区精准模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贵阳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场景,完整覆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号响应、地灾险情报告、紧急会商、应急预案启动、转移安置等避险撤离环节,有效验证避险预案的实操性。如花溪区青岩镇达夯村结合崩塌特征,科学设置崩塌避险撤离路线。

二、是精准化避险策略实施。各地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特点制定演练方案。乌当区水田镇针对山区村寨分散现状,创新“网格化预警+入户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最后一米”;经开区则针对社区居民集中的特点,采用“实战演练 + 科普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群众开展避险演练和专家专题宣讲。

三、是立体化防御体系构建。自然资源部门强化与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联动会商,建立健全独有的“四级包保”“双监测员”制度,落实市县两级市级保障单位入驻,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构建“驻点指导+智能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网络”三维防控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585次地质灾害避险演练,15684名受威胁群众参加演练,实现从“单一防控”向“全民共防”转变。

地质灾害防治本质上是与自然风险的赛跑。通过汛前覆盖全市57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险演练,不仅检验了避险预案可行性,更关键的是增强了群众“防范胜于救灾”的主体意识。未来,贵阳市持续完善“人防+技防”地质灾害防御体系,不断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全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观山湖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群众进行有序疏散

乌当区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演练现场群众正在有序撤离

花溪区地质灾害临灾避险演练现场群众正在被转移安全地带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黔安应急救援人员正在转移受伤群众

经开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场群众正在有序撤离灾害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