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数字经济人才超45万 科技精英扎根贵州筑梦大数据
截至2024年底,贵州数字经济人才规模总量超45万人,大数据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来这里干事创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优秀青年人才,看他们如何在贵州“扎根”,在数据蓝海中畅游。
在贵安新区的大数据孵化基地里,董博给记者介绍了一瓶特别的矿泉水。
贵州省安洁拉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博介绍,拿手机扫一下这个码,这瓶水上面它会呈现一个数字讲解员,这就是在影棚拍摄的数字人。
2015年就来到贵州的董博,带领团队在“数字人跟实景实物交互”领域经过十年的研发,建成了元宇宙数字虚拟人拍摄基地。该基地通过100多台摄像机360度采集数据,结合自主研发的算法和AR技术,实现了数字人与实物的交互。
贵州省安洁拉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博继续说,讲解员到影棚里去拍摄一张照片,经过算法进行处理了以后,三维数字影像就出来了,他们还会做一些3D建模场景,通过AR的技术跟实物进行交互。
现在,董博的团队和省内10余家企业合作,为各类商品打造和设计专属的数字人物形象。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用手机扫码商品标签就能看到“数字人”进行产品介绍。
贵州省安洁拉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博表示,元宇宙月饼,扫一下会有嫦娥奔月各种场景出来;还做了一个知行合一的笔记本,一扫完就是王阳明先生站出来给你讲一段心学。这种沉浸的体验感会非常好,销量非常好。下一步想跟景区深入的合作,做会讲贵州故事的水、会讲贵州故事的纪念品,把贵州的故事讲好、文化讲好。
在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内,高层次人才刘治燃正在使用团队最新研发的“智能PPT”准备会议演示文稿。
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人工智能高级专家刘治燃说,这个智能PPT是集成了PPT自动生成、PPT图片自动替换、文稿自动润色功能的智能体,可以把传统做PPT的时间从3至5天降低到5分钟以内。
刘治燃毕业于清华大学,2025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工作,主要负责为企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他和团队研发的“智能PPT”软件已被省内10多家单位选用。目前,团队还围绕法规审核、智能论述、语音纪要等应用场景正在打造和训练20多个人工智能体。
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人工智能高级专家刘治燃说,围绕产业实际业务场景,对它现场所需要的人工智能模型做训练、做部署。联通在贵州布局了近万卡的算力规模,依托底层强大的算力,通过AI全自动地高效率地去提升产业客户的生产效率。贵州是东数西算的节点,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在产业布局上已经抓住了先机,未来的发展是一片向好。
据统计,自2014年贵州大数据产业起步以来,全省数字经济人才总量已达45.32万人。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人才选择扎根贵州,与大数据产业共同成长,从“贵漂”变为“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