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文体丨声音课堂【古诗词小学堂】今日中秋——《水调歌头》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声音课堂》2021特别策划——《古诗词小学堂》,带你了解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今天,我们用一首流传千古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带你走进苏轼的中秋节。
↓↓点击下方音频,进入上课时间!
【课堂笔记】
一个中秋月夜,苏轼无比思念多年不见的弟弟苏辙,心情非常苦闷,他喝了一个通宵,酩酊大醉之际,为我们带来千古中秋绝唱《水调歌头》。
熙宁九年的这个夜晚,走进一个苏轼的中秋,这里有苏轼式的语言、苏轼式的领悟、苏轼式的深情眷恋与潇洒气派。熙宁九年的中秋,属于苏轼。
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前面苏轼还加了一行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中秋节本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他多么希望能和挚爱的亲人一起饮酒赋诗,畅叙亲情,可是他和亲爱的弟弟却一别六年。又一年的中秋,又一度的月圆,他和弟弟仍然只能在不同的地方,凝望着同一轮明月,遥遥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是多么无奈而令人惆怅的情绪。
在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苏轼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中秋经典词作《水调歌头》,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中国人最美好的祝福,是中秋节寄托对亲人的牵挂、祝愿亲人一生平安、祈盼团圆的吉祥愿望。
点击音频,感受诗意中的“中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