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酒业:狠抓工艺细节 确保提质稳产(视频)
钓鱼台酒业
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十分繁杂而讲究。一杯好的酱酒,既是时间的沉淀,也是匠心的结晶。
茅台镇钓鱼台酒业第八、九酿酒车间,是茅台镇最大的酱酒车间。这个有着112口窖池,近120名工人的车间就坐落在赤水河畔的钓鱼台酒业厂区内海拔最高的位置。
走进酿酒车间,浓郁的酒糟味扑鼻而来,4个班组的一百多名酿酒工人正按照工作计划,熟练的进行着各项工艺环节的操作。
对于一些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钓鱼台酒业第八、九酿酒车间生产统计员赵雄谈到:“上甑必须要求6个点,轻、松、薄、准、匀、平,然后是上甑时间,要求必须在30分钟以上,再者是馏酒的时候也有要求,要求馏酒温度35℃~45℃这个范围。摊晾操作中要求摊晾时间要达到50分钟以上,这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降温,第二个就是为了网络空气中的微生物,让我们糟醅和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更长的接触时间。”
随后,钓鱼台酒业副总经理田伟向记者介绍了钓鱼台酒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我们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窖池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它的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微生态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就是要针对这些众多的因素来具体分析,我们通过对气候的跟踪变化、糟醅的理化指标、微生态的研究,然后我们根据实际的数据变化,去管控我们的生产,从源头上认真的去做分析。”
据了解,钓鱼台酒业每年都会与各部门、车间主任、班组长和工人分别签订生产目标责任状,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针对每年签订生产目标责任状一事,田伟谈到“这个是作为一个惯例,要求我们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班长,每一位车间主任及工艺师,包括我们部门部长都是在生产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我们的操作要求和操作规定去进行生产,保证我们的质量和产量。”
既要保证产量,又要提升质量,钓鱼台酒业提出的这句口号并没有停留在嘴上,而是落实到生产工艺的每一个环节。按照钓鱼台酒业今年5185吨的高粱投放计划量,目前糙沙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为确保来年3000吨的年产,奠定了提质稳产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