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蹲点日记丨贵阳国际陆港助推“黔货出山”“海货入黔”!
为了更好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动静参与贵州新闻媒体“千人百进”大型蹲点调研采访活动,蹲点记者走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与各地干部群众一起学精神、悟思想、践行动。专题《我的蹲点日记》,以记者的视角,见证各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年来,贵州实现了从“西南地理枢纽”到“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交通发展新路。如何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打造以公铁联运为主的现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贵州铁投集团正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作为。
今年8月27号,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运载着35个大柜黔轮胎产品的货运列车从贵阳国际陆港发出,向广州港南沙港区驶去。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消息迅速刷屏网络,吸引超过10万人次浏览。而贵阳国际陆港项目正是贵州铁投集团布局铁路综合物流产业的代表,是该集团下属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实施的首个现代物流园项目。

走进贵阳国际陆港,广阔的门头,干净的水泥路、以及一列列集装箱整齐排放在铁轨两边。


据了解,贵阳是联通川渝、湖南、云南和广西的中心枢纽,作为“黔渝新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成渝经济区南下东南亚通道的必经之地。位于贵阳中心城区北部的贵州铁投贵阳国际陆港,与川黔铁路都拉营车站接轨,有效衔接沪昆、川黔、黔桂等铁路干线,是我国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心通道及连接西南、中东部、西北、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贵阳国际陆港正是依托川黔铁路都拉营站接轨设置铁路货场,地处贵阳综合保税区,正好在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乌当区的几何中心,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贵州铁投都拉物流公司副总经理 周斌
贵州铁投都拉物流公司副总经理周斌告诉记者,贵阳国际陆港最大的特色是其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内,可与贵阳综合保税区形成“区港一体”协同发展,实现货物快速出关、入关,提高通关便利性;通过用好贵阳综保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保税服务等,可促进物流集聚,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总体成本,有力提升贵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战略节点的集聚辐射效能,为贵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助推“黔货出山,海货入黔”。

记者采访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汽笛声,一辆红黄相间的火车由远及近,周斌告诉记者,这就是中欧班列,每周四开启。

近年来,贵州加快步伐融入“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但由于没有直发班列,此前贵州货物主要以零散搭乘方式,借力重庆“渝新欧”等班列,将货物运输到欧洲和中亚国家。为改变这一状况,通过各方共同努力,2021年11月18日,贵州终于开出了首列直发中欧班列。这也意味着一条新的国际物流渠道得以开启,今后黔货走向国际市场有了新路径。贵阳国际陆港自开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已开行中欧班列32列,累计发送1584个标准集装箱,发送货物总量超3万吨。

周斌表示:“贵阳国际陆港将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多式联运为核心,集现代仓储、冷链、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努力成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