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曾经拼命抢滩来的青岛,找准了一条逆袭之路

腾讯网 | 2024-11-22 18:42

2016年7月,21家开发商齐聚青岛,为宜昌路16号,一块没有地铁、没有名校、没有商业mall等核心资源加持的土地,昏天黑地地厮杀了367轮,才见分晓。

彼时,青岛,几乎所有的主流房企眼中的“小甜甜”。

随后,青岛打出了限购、限售、限贷的组合拳,采用了长三角、粤港澳等明星城市都从未用过的严厉手段,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率先“三限”调控的青岛,重启之路显然更为艰辛。

2024年,从土拍开发层面,青岛跌至了商品房时代的谷底。截至目前的土拍总量,距离一二线等明星城市相差甚远。

在此时,几无泡沫的青岛,释放了一个楼市逆袭的信号。

房地产,不是青岛经济的“亮点”

2024年的前三季度,如果我们只是看GDP,那么青岛的表现依然是十分亮眼的。不仅稳稳守住了13位的全国总排名,而且增速也超过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明星城市,与北方第二城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然而我们分产业看,青岛第一产业增加值363.3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142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7893.75亿元,增长4.5%。

第三产业虽然没有垫底,但是4.5%的增速,并不算理想,上下游关联500多个行业的房地产,显然落后了。

我们来看一下2024年前八个月的土地出让金收益,青岛在第二梯队都排在后半榜,是西安的五分之一,差不多是宁波、济南、合肥、长沙一半左右。在老王的印象中,这是商品房时代,北方宜居第一城从来没有过的排名。

开发商不拿地,房地产行业增量就无从谈起。

所以,从土拍的角度而言,青岛楼市已经触及到了谷底。

当然,有人天真的认为,房地产“一鲸落而万物生”,只要楼市崩了,房价降了,人民的幸福指数就会很高。

那么,我们冷静下来看看周边的朋友们,那些在设计院、建筑企业工作的朋友们,那些做建材、家装、窗帘、厨具的朋友们,甚至做会展、礼品等服务行业的朋友们,在楼市低迷的这几年,收入提高了吗,生活是否更加幸福了呢?

维护房地产健康稳定的发展,这一国策是青岛的当务之急,更是城市基础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各行各业健康增长,居民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关键。

那么,青岛房地产逆袭,有没有市场基础呢?我们进一步分析。

在过去的三年中,老王密集调研了天津、郑州、济南、西安、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淮安、南通等城市,发现2017年发布强调控政策的青岛,房价从2019年开始呈现了温和震荡的趋势,现在是二线城市中,价值基础最为夯实的城市之一。 

青岛排在20名之外,不但远不及长三角地区,而且连长春、石家庄等北方城市都比青岛要高。在存量房贷下调之后,许多人第一套房子房贷进一步减轻,都拥有不卖房就购买第一套房子的能力。

只要,有打动他们的房子出现。

其次,我们要看法拍房的数量。法拍房数量多,一是说明高杠杆买房的比例高,再就是一套房子成为法拍房,说明大幅降价这房子也卖不掉,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城市房价的泡沫多少。

青岛的排名依然是很靠后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青岛的库存量。截至今年10月份,2024年青岛的库存已经是5年来的最低量,在年末翘尾行情之下,2024年年末的库存总量应该在13W以下。 

如果我们经常跑市场就会发现,崂山区的海信·璟悦、市北区的海信·悦澜山、李沧区的中铁建·峯悦湾、城阳区的青特海通·汇豪兰庭,开盘后基本上都是一路长红,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走出了供需两旺的态势。

所以,在谷底盘整了三年的青岛楼市,拥有触底反弹的天时、地利、人和。

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从金融到土地,从贷款利率到交易契税,房地产行业都迎来很多史诗级的利好。

为了提振楼市,青岛做了很多工作。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于今年3月、9月,先后出台了两批《关于优化居住用地供应和规划管理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我市新供居住用地开发建设给予土地规划政策支持,从强化拟出让土地信息公开、优化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调整竞买及出让价款支付方式、提前交地4个方面优化土地支持政策,并且多措并举提供容积率支持,助力好房子建设。

我们看今年的新盘,阳台赠送面积增多了,架空层、社区会所的场景更为丰富了,这些都是新规带来的改变。

在配套层面,在2024青岛夏季房交会暨青岛“好房子”建设产业协作平台成立启动仪式上,举行“优质教育资源配套好房子签约仪式”。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介绍:全市2024年重点建设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导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具体方案,涉及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二中、青岛实验初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启元学校、启润实验学校等多所新建校。

好房子+好学校,将是未来青岛城市更新的一个主流配置。

通车里程已经跻身全国前十的青岛地铁,相关负责人日前做客“行风在线”时透露,青岛主城的大环线M5号线,有望提前一年通车,市北、李沧等低效片区的交通问题将因为M5的通车迎刃而解。

此外,青岛首条“邻里巴士”也已经开通,这种打通大型居民社区与地铁站最后一公里的微公交模式,推广开来将大大提高居民的通勤效率。

在商业方面,市北区加速推进山姆会员商店建设的同时,将率先注册法人实体,实现5个云仓开展网上销售,让市民抢先一步体验到山姆带来的高质量服务和商品。

以前青岛楼市靠的是北方宜居第一城的山海禀赋获得购房者的青睐,现在则是多部门、多条线发力,让宜居青岛变得更加便捷、丰富,时尚。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有一则新闻值得我们关注: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先后到城阳区、崂山区,调研督导经济运行工作。调研中,曾赞荣来到有关在建房地产项目现场,听取项目规划建设、周边配套、市场销售等情况介绍。

曾书记强调:

要坚持供需两端发力,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盘活利用闲置土地,优化公共资源配套,加快建设更多“好房子”,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曾书记调研的两个项目,老王都不陌生。

一个是张村河板块的海信·君玺。不论是从建筑品质,还是园林会所、精装细节,海信·君玺毫无疑问都是张村河板块,乃至整个崂山的标杆产品。 

一个是城阳的青特·滨湖国际二期,这个盘刚刚以3个亿的业绩迎来了“开门红”,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在新控规的加持之下,即拥有着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生活场景,还有着得房率更高、动静分区更为合理的户型。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一个青岛市鼓励开发商建高品质住宅,建好房子,以质取胜的信号。 

在今年公积金政策调整中,青岛市公积金中心就向高品质住宅进行了倾斜:高品质住宅、绿色建筑支持政策,贷额度可上浮30%,如果是二孩家庭买改善房,可以达到150万元的最高贷款额度。

我们可以乐观的预测:这样惠民同时鼓励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的政策,未来在青岛会越来越多。

青岛楼市年末翘尾的行情,已经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好政策与好房子已经让很多置业者由心动变为行动,那么青岛楼市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