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之间见真章!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赛项于细微处展技能魅力!

百姓就业 | 2025-05-19 20:39

5月18日是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第二天,在贵州交通技师学院的分赛场混凝土建筑赛项的现场,选手们要在剩下的3小时内完成折角墙和梯形梁的终极考验。赛况外,两名来自西藏的“编外选手”也加入训练,一场跨越山海的技能学习正在展开。

混凝土建筑项目场地经理冯坤痒:这个赛项分为4个模块,A模块是工作组织与沟通能力,B模块是识图与放线,C模块是模板制作与安装,D模块是钢筋绑扎与加固制作。

9小时赛程被拆解为两天,参赛选手们第一天完成6小时高强度作业,第二天3小时做精细化调整。赛项场地经理冯坤痒说,满分100分里,共有45个评分点,误差超1毫米就立马扣分,钢筋弯折精度,甚至要挑战手工与机器的极限。对选手的操作误差容忍度,近乎苛刻。混凝土建筑的“美”,藏在每一毫米的严谨里。

参赛选手冯茂涛:我参加过两届比赛,应变能力比之前好很多,遇到困难,会和队友沟通解决。

从青涩到沉稳,冯茂涛团队的蜕变印证着“以赛促技”的力量。这一次的比赛,在关注专业技能之外,他们更注重心理素质训练,备赛时甚至模拟突发状况,只为赛场上的“零失误”。

参赛选手冯茂涛:遇到问题,就冷静解决,这些题目我们也是提前完成的。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想往金牌上冲一冲。

从手工弯折到智能建造,从个人竞技到区域协作,混凝土建筑赛项正以“毫米精神”诠释新时代青年工匠的追求。

除了赛场上几组参赛团队之外,还有一组赛场的“编外人员团队”正在挥洒汗水,那是来自西藏技师学院的两位学生,在赛场旁进行训练。

嘎玛扎西:我们是从西藏来的,已经来一个多月了。在这里训练,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旦增平措:我是去年7月份来的,学了不少知识。很感谢学校,虽然我们今天没有参加比赛,但是我们很珍惜这种机会。

混凝土建筑项目场地经理冯坤痒:我们学校对他们学校有一个对点帮扶,他们到我们这边来训练,借此机会能够交流,所以我们也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工位,但他们不计分,只是友谊赛。

赛场之外,教育协作正在开花结果。西藏学子的加入,不仅推动了技术交流,更让“技能帮扶”跨越山海,为西部培育更多的混凝土工匠。赛场之上,混凝土建筑赛项的选手们力争上游,用实战检验自己的所学所得,获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