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原生家庭到底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

2020-07-27 13:01


你的朋友圈最近有被“一起爬山吗”、“你看我还有机会吗”、“拍照吗”刷屏吗?

扑朔迷离的剧情、大小演员优质的演技、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和氛围,《隐秘的角落》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度。

《隐秘的角落》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9分,超过65万的网友参与了打分,更有不少观众提前将此剧锁定“年度最佳”。 

这部剧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剧中三位“坏小孩”的性格、行为处事都能从他们的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刷屏的隐秘,又一次带火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严良、普普、朱朝阳这三个孩子,属于非常典型的“亲职化”的小孩。而“亲职化”,有另一个更好理解的叫法:“小大人综合症”。

当小孩被放入一个不得不快速成长的环境,就会发生“亲职化”现象,这样的小孩大多心思敏感、天性体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替了父母的角色,并且开始被迫过早地行使家庭中照顾者的角色。

“亲职化”是一种心理发育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亲职化的孩子会大致形成两种个性模式:一种是“服从”,另一种则是“困兽”。

在《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听话懂事、成绩优异,面对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妹妹的冷嘲热讽一言不发,从头到尾默默隐忍,无论受到怎么样的欺负都用"退让和服从"来应对,这就是典型的服从型个性。

当然,"亲职化"的孩子也会形成另一种截然相反的个性——"困兽"个性,他们就像是常常被危险和敌人包围的"野兽",不得不提心吊胆,时刻保持警惕。叛逆的性格、习惯性地攻击、甚至会有虐待倾向,严良便是这样的孩子。

原生家庭,到底给小主人公的性格造成了哪些缺陷?单亲家庭,又该如何给予孩子合理但不偏执的爱?接下来我们将以朱朝阳的父母为例,剖析一下父母是如何以爱之名,将孩子一步步变得“亲职化”,并最终开出恶之花。 

朱朝阳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中,和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而父亲则拥有自己的水产场,生活富足,再婚后给了他一个骄纵的妹妹——朱晶晶。

夫妻双方离婚并不是错,朱永平(朱朝阳的父亲)最大的错是重组家庭后对儿子的忽视与冷漠,以及面对儿子与女儿一碗水端不平的偏爱之心。

演员张颂文将一个心思粗糙、有点闲钱的小老板形象刻画得生动又传神:他平时对儿子不够关心,朝阳考第一的消息还是从牌桌上听来的。儿子的鞋旧了、衣服洗得发白了,也是靠同桌的牌友提醒。

后视镜上挂着他的新家三口的合照,儿子因此不想坐副驾驶,粗心的父亲也没有察觉这一点,而是信了儿子“后座更宽敞”的理由。

当新任娇妻得知朱永平要带儿子去买鞋,便在电话里嚷嚷也要拉着女儿晶晶买裙子。朱永平没有拒绝,而是牺牲了对儿子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陪伴,转头给了朝阳一个牵强的理由:“王瑶阿姨知道我要给你买鞋,想过来亲自给你挑选一下,她这方面眼光比我好。”

到了商场,朱朝阳的鞋还没试完,朱永平的妻子就带着女儿出现了。见到妻子和女儿的朱永平,马上丢下朱朝阳,跑去陪妻子和女儿买衣服。这样明显的无视与偏心,让朝阳尴尬且不知所措,嫉妒的恶之花也许在那一刻就已经种下。

周永平对朱朝阳的忽视与冷淡,连他6岁的女儿都看在眼里。

他对妻子和女儿的娇宠纵容,对儿子的忽视淡漠,促使女儿朱晶晶对同父异母哥哥朱朝阳的任性跋扈,导致二人产生矛盾,间接造成了女儿的死亡,致使儿子自此坠入黑暗深渊。

 

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他为了能给儿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离异多年未再嫁,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带大朝阳,虽然收入微薄,但总想着满足儿子生活学习的需求。

可真相确实如此吗?其实就是因为太在乎儿子,她将那份爱变成了束缚。周春红及其看重孩子的成绩,在她眼中,朱朝阳必须是那个以学习为主的人。

开家长会,老师找她单独谈话,反映朱朝阳在学校不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性格上有些孤僻。身为母亲,周春红的选择不是进一步了解儿子在学校的情况,而是不留情面地怼老师:“我儿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最让人窒息的一幕,是周春红强迫朱朝阳喝牛奶。

周春红因为自己和上司的私情被曝光,心中郁结都发泄在儿子身上。当晚她像往常一样给朱朝阳拿来了一杯热牛奶,看着朱朝阳一点一点的喝,周春红逼迫儿子全都喝下去。

朱朝阳照做了,周春红才平复情绪。看到儿子嘴边的牛奶想去帮他擦一下,儿子下意识地躲闪了,这一举动又一次激怒她,于是用更加粗暴的方式擦儿子的嘴。

还一边擦一边说:“大人的事你懂什么?你现在只管好好学习,早点睡觉,快点长大,等你长大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其实周春红忽略了,孩子并不是学习的工具,而是有血有肉、需要朋友、需要爱的人,他们并不是不懂,而是大人给他们定义为不懂。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父母过高的要求、压抑的家庭氛围或是毫不关心的敷衍,都为我们长大后的性格养成埋下了潜在的风险。那种被称为“童年阴影”的东西,就像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一根刺,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于是很多人把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归咎于童年的创伤,认为一切错误都应该由原生家庭来买单。

可解决问题,总是比追究责任更加重要。理解父母的苦衷,宽恕他们的过失,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也是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必经之路

最后,希望这部剧能给更多的父母带来启示与思考,让父母开始学会真正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只关心冷冰冰的成绩与排名。


参考资料:

心理 | 《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原生家庭,会给他造成哪些性格缺陷?——陈小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