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 傅作义在北京病逝
让我们来到1974年4月19日。这一天,爱国将领傅作义在北京逝世。傅作义戎马一生,身份几度变换。抗日战争期间,他是一名抗日英雄;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曾经把共产党作为对手的他,最终毅然决然站到了人民的阵营。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正式宣布《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公告。同日,北平城内的20余万国民党军移出城外,开至指定地点听候改编。至此,平津战役以胜利告终,北平城和平解放。而傅作义也从战犯变为起义功臣。身份出现巨大改变的傅作义,开始一心一意为解放事业做出贡献。195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隆重的授衔仪式,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傅作义带上了一级解放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满怀爱国热情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并主动要求做水利工作。在水利部长的岗位上,傅作义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黑龙江、新疆等水利工程的工地都有他的身影。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1972年10月17日,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因身体原因,离开了工作了23年的岗位。
傅作义一直有一个始终不曾忘怀的梦想,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傅作义经常发表言论、撰写文章号召两岸统一。1974年3月5日,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傅作义,利用为数不多的清醒时间写信给周恩来,除了感谢毛主席、周总理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见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并提出上交1971年由国管局送还的7个存折,共计人民币40万元。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