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呼一吸,他从业6年,始终做孩童温暖的“医靠”!

百姓就业 | 2024-07-19 22:03

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次以上,这看似简单重复的一呼一吸承载着人的生命健康。作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的主治医师,张腾飞从毕业以后,就励志守护儿童的一呼一吸,成为他们的温暖“医靠”。

俯下身子、弯着腰,轻声细语地和小朋友聊天,张腾飞的这一番操作让原本警惕的孩子,逐渐放下了戒备,乖乖地配合检查。如此温馨的画面,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里天天都会出现。

作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的一名青年医师,张腾飞每天只要一到工作岗位,几乎都是忙得脚不离地。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我每天第一件事是查房,然后去手术室做内定检查,下午有时候还要去会诊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和一些科学申报,工作比较繁琐。

一边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支气管镜,一边观察着病患的状态,这是张腾飞做手术的场景。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这是从乌当区转过来的一个病人,一个十岁的大男孩,他患了重症肺炎,肺部感染比较重。

不知不觉,这样忙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6年,从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到如今儿童呼吸科的主治医师,每次回想起自己从医的道路,张腾飞都历历在目。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 2018年,我研究生毕业后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医院。最开始是住院医师,后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回单位当了总住院医师。 

在儿童呼吸科,气道异物是经常碰到的情况,许多呼吸疾病也都需要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来完成,如何掌握好支气管镜的位置,力度,降低病患的恐惧感,手术的风险性,为了做好这些,张腾飞下足了功夫。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做支气管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模型上练无数次才给孩子做。因为相对来说,小朋友的呼吸系统发育还没有完全,所以风险性较高。这几年,通过我练习模型,总结经验,所以相对熟练。

当然,除了扎实的基本功,问诊也是医生与患者互动中的重要的一环。但在儿科,小孩子的沟通能力有限,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病情。因此,儿科也有“哑科”之称。面对这样的难题,张腾飞有自己的一套流程。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这需要医生每天反反复复观察很多次,比如家长说孩子咳嗽的时间段不一样,那我们就会守着孩子吃完奶之后,再看咳嗽情况。

2019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获批为国内首批11家国家级儿童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之一,年平均手术量达到了2000多例,张腾飞作为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新生力量,也一直在努力做着自己的贡献,在他看来,6年时间,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却没变,变了的是日新月异的技术,不变的是关爱患儿的初心。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张腾飞:我对儿科非常喜爱,有些孩子在出院的时候会主动跑到办公室跟我说谢谢,每当这时,我就觉得特别有幸福感,他们的笑容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我目前的目标是争取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让患童恢复健康。